一、 学术交流
副主任史秋衡教授会见前来中心参访的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客人
7月19日下午,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师范学院远东个性化导师实践发展中心主任巴拉夫科娃塔玛拉伊万诺夫娜一行莅临本中心进行学术访问。本中心副主任史秋衡教授会见了到访的俄罗斯客人。
史秋衡教授首先对两位俄罗斯客人的到访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本中心目前的人才培养及学术研究情况。史秋衡教授指出,近年来,本中心在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师生对外交流合作频繁。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师范学院作为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教育研究机构,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同本中心还有进一步合作交流的空间。期待着此后双方学者及学生之间加强互动,深化合作,促进双方学术研究的精进。
伊万诺夫娜主任对史秋衡教授的欢迎表示了感谢。她表示,她本人作为俄罗斯学者,素来就对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这一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影响的知名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十分仰慕,此次如愿来访,深感激动。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十分诚挚地邀请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师生前往访问,从而更充分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加强互动,深化合作,推出更多由双方学者共同缔造的优质学术成果。
随后,在座的师生进行了座谈,就两国高等教育管理、教学论、个性化教学、孔子及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等议题展开了交流。
本中心特邀布鲁塞尔自由大学Prof. Chang ZHU讲授国际化课程
7月15日至7月17日,受中心盛情之邀,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s(布鲁塞尔自由大学) Prof.Chang ZHU为本中心研究生讲授国际化课程Research Methodology,正式选课的研究生人数16人,另外还有6人旁听,其中包括1位访问学者和2位教师。Prof. Chang ZHU的研究方法课程分别以Literature Review、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Mixed-methods research、Analyzing Quantitative data、Analyzing Qualitative data、How to write a good research article、Big Data and Learning analytics为主题进行详细介绍与系统分析,采用生动易懂的数据案例对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运用。同学们对大数据背景下如何获得有效数据、如何构建数据方程模型及如何写作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Prof. Chang ZHU进行展开了热烈讨论与教学互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Prof. Chang ZHU教学方法新颖,教学态度严谨,特别注重与同学们课堂上的及时互动与教学反馈,获得同学们的积极肯定与好评。此次课程使得同学们从宏观上和微观上对当前欧洲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有了较为全面而详细的了解。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Prof.Chang ZHU应邀作学术报告
7月14日下午,受本中心盛情邀请,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s(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心理与教育学院教育系Prof.Chang ZHU在本中心502会议室作题为“EU-China DOC and Supervision in doctoral education: Supervisor Experience”的专题讲座,介绍中欧博士生培养项目及跨文化背景下博士生培养质量研究。Prof. Chang ZHU首先综述了中欧博士生培养项目的历史背景、进展状况及未来发展;详细介绍了比利时高等教育体系、博士生培养项目、博士生培养质量管理与评估,国际会议提供相应经费(提交论文);重点分析了当前跨文化博士生教育与培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Language(语言)、Networking Culture(关系文化)、Supervision Culture(导师文化)、Research Culture(研究文化)。报告结束后,师生积极提出自己的困惑和思考,与教授热烈友好地交流互动。别敦荣主任代表中心为Prof. Chang ZHU送上象征友好的礼物。
中心兼职教授吴岩教授来本中心作系列讲座
8月15日-19日,中心兼职教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吴岩教授来访本中心并在我院讲学。
吴岩教授首先拜会了本中心资深教授潘懋元先生,并与潘先生进行了亲切地交谈。随后,中心副主任史秋衡教授会见了吴岩教授。史秋衡教授对吴岩教授在暑假期间的拨冗来访表示了欢迎。他表示,吴岩主任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有着极高的国家实务管理经验及深厚的学术研究功底,曾多次来本中心给师生讲学,这对本中心发展无疑大有裨益。吴岩主任对史秋衡教授的欢迎表示了感谢。
此后数日,吴岩教授为本院教育博士(EDD)在读研究生开设学术讲座并对我校师生举办第54、55期《厦大高教讲座》,讲座主题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最新动态与质量保障评估监测制度》、《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最新进展》等。这些报告以其丰富的案例素材、前沿的一手资料、生动的讲解方式、翔实的数据支撑,吸引了我院众多博士生、硕士生乃至校内外教职员,我院潘懋元教授及闽南理工学院校长、我校原常务副校长潘世墨教授等许多师生对讲座给予了好评。
著名学者眭依凡教授前来本中心讲学
9月6日,江西师范大学原校长、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兼职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眭依凡前来我院讲学,并做《大学问题的悬置》主题报告。本中心潘懋元先生、刘海峰教授、史秋衡教授、武毅英教授、王洪才教授、郑若玲教授及部分博士生、硕士生等出席了此次活动。
眭依凡教授首先表达了此次来中心访学的欣喜之情,同时深情回顾了同本中心师生的学术交往历程。他自言,高等教育研究是他一生情之所系,他甚至愿意为此而“殉道”。在随后的《大学问题的悬置》报告中,眭依凡教授以朱清时之问为引,从政治问题的悬置切入,分析了“悬置”这一充满妥协智慧和现实考量的方法策略,并就高等教育领域的两个问题:人才培养质量、大学行政化问题,分析了当前悬置的必要、二者可能的未来走向以及学界的争鸣思索历程。眭依凡教授以其生动精彩的语言、旁征博引的实例、自身丰富的教育研究与教育行政管理经验,对“高等教育的悬置”这一问题作了充分而详尽的分析,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令人印象深刻。
报告结束后,在座师生积极与眭依凡教授互动,就共同关心的学术问题展开了气氛浓烈的讨论。潘先生最后对报告作了中肯而深刻的点评。
二、 学术成果
【1】贺祖斌,王茹.大学教学文化与教师发展生态,高等教育研究,2015(01)
【2】刘海峰.科举停废110年祭,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
【3】张亚群.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政策分析——以“985”、“211”工程与“2011计划”为视点,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
【4】刘海峰,胡永红.日本高校招生考试改革困境与最新动向,现代大学教育,2015(03)
【5】刘海峰.高校院系所名称乱象背后的症结,探索与争鸣,2015(07)
【6】郑若玲.潘懋元教育考试思想探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
【7】别敦荣、叶本刚.“985工程”大学本科生源质量——基于2011—2012年数据的统计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27—38
【8】别敦荣、韦莉娜、唐汉琦.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复旦教育论坛,2015(3):5-10
【9】张亚群.教育史研究的文化视角,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1)
【10】别敦荣.发展中国特色、国际可理解的高等教育研究话语体系,中国高教研究,2015(07)
【11】别敦荣.大学书院的性质与功能,高校教育管理,2015(4):44-49
【12】别敦荣.开放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专家访谈录,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5(03)
别敦荣.高校“僵尸编制”要靠改革来治,中国教育报,2015-07-15
【13】别敦荣、李家新.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论纲,山东高等教育,2015(7):71-84
【14】王严淞、别敦荣.排名对院校战略与发展进程的影响:真实亦或错觉?,山东高等教育,2015(07)
【15】别敦荣.战略规划与高职院校快速发展,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
【16】别敦荣. 大学需要职业化的管理者,中国教育报,2015-08-27
【17】别敦荣.“大学生放卫星”需要真刀真枪地支持,中国教育报,2015-09-22
【18】别敦荣.《高等教育探索与研究·序》(高建勋),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