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地重大项目研究进展
重大项目之一:大学生学习质量调查研究
课题负责人:史秋衡教授
该项目正结题中。7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第469期公布了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第5批外审专家名单,项目负责人史秋衡教授被正式聘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第五批外审专家。
重大项目之二:现代大学制度原理与中国大学模式探索
项目负责人:王洪才教授
9月,本项目提交了中期检查报告。项目最终成果也已提交,确定了最终成果的出版意向,争取年内出版。
重大项目之三: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教育审视与治理
课题负责人:武毅英教授
9月,本项目提交了中期检查报告,目前项目正按项目计划顺利进行。
重大项目之四:中国近代私立大学招生考试研究
项目负责人:张亚群教授
本项目顺利进行。9月,项目负责人张亚群教授指导完成博士论文1篇(曾华,《当代大学国学教育研究》),该论文于9月14日通过论文答辩。
重大项目之五: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建设与高等教育改革问题研究
项目负责人:林金辉教授
到目前为止,该项目已经召开三次课题组成员会议,讨论和研究课题进展情况;完成问卷设计和分专题调研,完成部分分专题的研究工作,按计划对调研材料进行统计、分析和整理。项目下一步的研究工作为继续进行分专题的研究工作,进行比较研究。
重大项目之六:中国科举通史
项目负责人:刘海峰教授
该项目于今年6月正式批准立项,目前落实了分工,六位作者分头进行断代科举史的大纲撰写。
重大项目之七:世界一流大学多样化招生政策研究
项目负责人:郑若玲教授
6月,郑若玲教授主持的《世界一流大学多样化招生政策研究》正式被批准为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目前正按课题计划进行中。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项目负责人:邬大光教授
该项目进展顺利,围绕该项课题撰写出的2011年度《“211工程”大学本科人才质量分析报告》已经提交给教育部,2011年度《“985工程”大学本科人才质量分析报告》即将定稿。作为课题主要成果的《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研究——基于“985”高校大学生学习经验的调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美国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三本书稿基本成稿。
二、 研究成果
[1] 刘海峰.如何面对高校生源危机.《光明日报》,2013年7月31日
[2] 刘海峰.科举学的起承转合——科举研究史的千年回顾,《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7期
[3] 刘海峰.大学校庆的年轮、日期与功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4期
[4] 刘海峰.历史需要诉说:西北联大的命运与意义,《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9期
[5] 刘海峰.全国统一命题无法化解异地高考困境,《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17期
[6] 刘海峰.理性认识高考制度 稳步推进高考改革,《中国高等教育》,2013(07)
[7] 刘海峰.理性认识高考制度 稳步推进高考改革,《新华文摘》2013年15期全文转载
[8] 别敦荣,张征.美国何以成为20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
[9] 别敦荣.中国梦与大学的时代使命,《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4)
[10] 史秋衡.建设高等教育智库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国教育报》,2013年8月21日;教育部“贯彻落实高校智库建设座谈会精神 为教育改革发展贡献智慧座谈会”会议主题发言编发的摘要稿
[11] 史秋衡.教育率先教育率先现代化: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纪念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30周年,教育研究,2013(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暨教育改革发展研讨会”录用的大会报告发言稿。
[12] 史秋衡教授等师生协助完成《规划纲要》实施情况反馈获教育部相关领导批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9月15日出具咨询报告证明。
三、 学术活动
(1) 6月30-7月1日,潘懋元教授、邬大光教授及别敦荣教授出席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湛江师范学院与台中教育大学联合承办的“教授治学与大学治理”两岸高端论坛,邬大光教授做题为“当前中国大学教授治学的特殊性问题研究”的学术报告,别敦荣教授做题为“大陆语境下的教授治学”的专题报告。
(2) 7月14-16日,别敦荣教授参加“中国高教学会院校研究会年会”,做了题为“院校研究中数据分析的价值与方法”的主旨报告。
(3) 7月11-13日,林金辉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应邀赴海南三亚,为海南省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会议做了题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势与热点问题”的专题学术报告。
(4) 7月16日,教育部社科司在北京召开了“贯彻落实高校智库建设座谈会精神 为教育改革发展贡献智慧”座谈会,相关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部分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负责人、部分教育部发展报告项目负责人和部分直属高校社科处(科研处)处长等60余人出席了会议,刘海峰教授、史秋衡教授和陈武元教授出息了此次会议。
(5) 7月18日,刘海峰教授在教育部出席制订高考改革方案座谈会。
(6) 7月20日,刘海峰教授在华南师范大学出席“大学校庆的功能与影响”座谈会。
(7) 7月21-23日,史秋衡教授参加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年会,并做题为“大学章程的法理与情理”的学术报告。
(8) 8月2-4日,刘海峰教授和张亚群教授应邀出席在陕西汉中举办的第二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暨纪念西北联大汉中办学75周年学术研讨会,并分别作了题为《历史需要诉说:西北联大的命运与意义》和《西北联大的民族精神解读》的主旨演讲。
(9) 8月19-21日,林金辉教授应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的邀请,访问了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香港大学中国教育研究中心。
(10) 8月23日,王洪才教授在山东济南大学做“大学教师核心能力与专业发展”的学术报告。
(11) 8月27日,王洪才教授在日本京都同志社大学参加“第六届中日高教论坛”,并做“全球化与中国大学模式问题”大会报告。
(12) 9月5日,林金辉教授出席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的情况,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3) 9月17日,应贵州师范大学之遥,潘懋元先生、史秋衡教授出席了由贵州师范大学承办的“中国—东盟教育和人才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14) 9月17日,刘海峰教授在台湾成功大学出席“科举制度在台湾学术研讨会”。
(15) 9月23日,刘海峰教授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为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作题为《守望传统 追求卓越——世界顶尖大学的特质》的学术报告。
(16) 9月24日,史秋衡教授参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暨教育改革发展研讨会”并做“教育率先现代化: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纪念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30周年”的学术报告。
(17) 9月24日,林金辉教授应邀赴河南参加“2013年世界大学校长联合会年会”,并做了题为“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8) 9月24-26日,刘海峰教授和张亚群教授等应邀出席了第七届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教育史论坛,刘海峰教授主持第一场大会主题报告,并做题为“民国时期国立大学的设立与分布”的主题报告,张亚群教授做了题为《教育史研究的文化视角》的专题报告。
(19) 9月28日,别敦荣教授参加齐鲁高教论坛,做了题为“中国梦与大学的时代使命”的主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