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简报

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南光路一号

邮箱:xmdxgjzx@xmu.edu.cn

电话:0592-2187552

传真:0592-2189065

工作简报

厦门大学高教中心2013年度第二季度工作简报(总第五十期)

2019-02-22  点击:[]

一、 基地重大项目研究进展

重大项目之一: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机会变化的调查研究

课题负责人:谢作栩教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机会变化的调查研究”于20101217日获得批准立项。课题组于20101227日举行了开题会,充分讨论了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吸收了专家的评审意见,并立即展开了研究工作。在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组通过电话、网络和召开小组会议等形式,多次讨论和交流课题研究情况,现已完成了原定的研究任务。2013612日,课题组在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举行“不同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研究”小型研讨会,6位相关研究人员出席讨论会,针对课题结题工作进行了讨论会。目前,项目正处于结题申请过程中。项目研究成果之一——谭敏著《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研究——基于家庭背景的分析》2012年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课题组在期刊上发表课题研究成果论文9篇,包括(1)谭敏,谢作栩.家庭背景、族群身份与我国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获得[J] .高等教育研究,20113210):50-58.(2)谢作栩,杨倩. 家庭背景、族群身份与我国不同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机会——基于云南省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查分析[J] .大学教育科学,2012,(5),等。

 

重大项目之二:大学生学习质量调查研究

课题负责人:史秋衡教授

本重大项目正在结题中。本阶段,项目负责人史秋衡教授向厦门市教育局提供两份咨询报告,即《厦门市中高职衔接机制、模式与方案选择》和《厦门政府支持民办高校发展的政策框架研究》,625该局出具全部采纳证明。

重大项目之三: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教育审视与治理

课题负责人:武毅英教授

本阶段,完成重大项目《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教育审视与治理》中的子课题“高校类型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研究—以福建省为例”。项目负责人武毅英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社会分层案例研究》中的子课题“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流动的社会分层研究”已完成。本阶段,项目负责人共发表3篇以基地为署名单位的论文,其中2篇为CSSCI来源期刊。

重大项目之四:现代大学制度原理与中国大学模式探索

项目负责人:王洪才教授

重大项目“现代大学制度原理与中国大学模式探索”已提交结项材料。

 

重大项目之五:中国近代私立大学招生考试研究

项目负责人:张亚群教授

 该项目正按计划进行。本阶段课题组成员共发表5篇相关论文,其中1篇为CSSCI一类刊物,4篇为北大中文核心刊物。项目负责人张亚群教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论文1篇。

 

重大项目之六: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建设与高等教育改革问题研究

项目负责人:林金辉教授

该项目正按计划进行。

 

重大项目之七:中国科举通史

项目负责人:刘海峰教授

6月19,刘海峰教授主持的《中国科举通史》正式被批准为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本阶段项目负责人刘海峰教授发表2篇以基地为署名单位的论文,均为CSSCI期刊论文。63日起,《光明日报》在观点`评论版开设专家学者评论`刘海峰专栏,陆续发表刘海峰教授谈论高考改革的系列文章。目前已发表的专栏文章,包括《高考改革不能脱离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异地高考应因地制宜》、《严格限制和规范高考加分》、《高考时间固定为好》、《高考可贵,在于提供公平竞争机会》、《维护高考秩序须加强立法》等。

 

重大项目之八:世界一流大学多样化招生政策研究

项目负责人:郑若玲教授

6月19郑若玲教授主持的《世界一流大学多样化招生政策研究》正式被批准为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二、 研究成果

(一)著作

1.郑若玲.《高考思辨》.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4

(二)论文

1. 潘懋元,别敦荣,石猛.论民办高校的公益性与营利性.教育研究,2013(03)

2. 潘懋元,张亚群.薪火传承 文化中坚——西北联大的办学特色及其启示.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3. 刘海峰.论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教育研究,2013(01)

4. 刘海峰.理性认识高考制度 稳步推进高考改革.中国高等教育,2013(07)

5. 刘海峰.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重构.探索与争鸣,201306

6. 王洪才.论中国古代书院与现代大学精神.大学教育科学,2013(01)

7. 王洪才.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还是跨越发展——兼评顾永安等著《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论》.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3)

8. 王洪才.“潮课”与学术权力的博弈.大学教育科学,2013(03)

9. 张亚群,虞宁宁.燕京大学自主招生的特点及其借鉴意义.高等教育研究,2013(4)

10. 张亚群.私立时期厦门大学自主招生透视.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5

11. 张亚群.分省命题的利与弊.光明日报,2013619

12. 武毅英,刘莹.多学科视域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与社会分层之关系.现代大学教育,2013(02)

13. 武毅英.现行劳动力市场结构下的大学生就业流动与社会分层.江苏高教,2013(06)

14. 武毅英.劳动力市场分割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流动.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3)

15. 刘毳.中国近代私立大学招生政策及其实践探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5)

16. 虞宁宁.燕京大学自主招生中的智力测验及其影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5)

17. 曾华.大学自主招考与科目改革.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5)

三、 学术活动

1.主办会议或讲座

本阶段,中心与其他单位共同主办学术会议1场,主办南强学术讲座1场,厦大高教讲座3场,邀请国内高等教育领域著名专家学者与中心师生交流高等教育研究前沿动态,收获了良好效果。

1525-26日,由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和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共同主办的“高职院校‘县校合作模式’国际学术研讨会——基于教育、经济、社区相互关系的视角”在宁波召开,来自美国、英国、德国以及我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的十几位著名职教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参会的还有许多国内外高职院校(社区学院)领导,参会的还包括部委、省、市领导,参会代表总计近两百人。

2201341,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教授应邀为我中心全体师生作一场名为“关于调研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些体会”的学术报告。黄达人教授结合自身长期的教育管理经验和与国内外知名的大学校长交流的心得体会,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其对现代大学制度的理解。

3201368,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教授为我中心全体师生作了一场名为“新机遇与新挑战——第三次工业革命及我们的应对”的学术报告。周洪宇教授以数字化、能源和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为切入点,清晰地梳理了其给社会和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也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方向。

4611,上海师范大学前校长杨德广教授为我中心师生作了一场名为“高等教育‘适应论’是历史的误区吗?”的报告,剖析了“理文”的主要观点,阐释了高等教育“适应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非历史的误区及潘懋元先生的“两个规律”和“适应论”的内涵。

5611,临沂大学前校长、现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巡视员韩延明教授为中心师生作了一场主题为“创新思维漫谈”的报告,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他对学术研究层次的认识及对于办什么样的大学等的见解。

6422,南洋学院创办者、现任董事长鲁加升先生为我中心师生作了一场学术报告,分享了其创办南洋学院的心得感悟、经验体会及对民办高职院校的思考、畅谈他对南洋学院及民办高校的前途展望。

2.主要会议或交流

142,邬大光教授参加在中山大学举办的“中国大学学生调查与院校教学质量评估”国际论坛,并做题为“中国大学生学习体验的特殊性”的学术报告。

243,史秋衡教授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四十三期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做题为“国际高等教育主流发展趋势对我国的严峻挑战”。

3418,史秋衡教授在东莞理工学院做题为“大学生学情特点与院校发展战略”的学术报告。

4415-19日,王洪才教授应邀到河北、河南两地考察并做学术交流,考察了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以及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等四所不同类型的高校并做了不同的学术报告,从而传递了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学术研究进展信息,使其他高校共同分享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成果。

5423,刘海峰教授出席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6426,郑若玲教授应深圳大学高教所之邀,做题为“高考改革的困境与突破”的学术报告。

759,刘海峰教授在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喻园教育讲坛上做了题为“高考改革的问题与动向”的学术报告。

8513,王洪才教授应邀到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学,做了题为“中国大学模式:与露丝·海霍教授的三次对话”。

9518,王洪才教授参加了由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的“教学创新与学习转型”国际研讨会。

10519,刘海峰教授在浙江师范大学出席“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高峰论坛”。

1161,邬大光教授在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第130期喻园教育讲坛上作了题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特殊性”的学术报告。

12528,史秋衡教授主持美国托莱多大学博士生领导力中国夏季研修班及做讲座“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述评”。

1363,刘海峰教授在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做题为“高考改革的问题与动向”的学术报告。

1463,张亚群教授应邀在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做了题为“教师专业发展:意义、挑战与路径选择”的学术报告。

1564,刘海峰教授在河北师范大学做题为“为科举正名”的报告。

16613,刘海峰教授在西北大学做题为“从古代科举到当今公务员考试”的报告。

17622,林金辉教授赴北京参加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外合作办学与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研讨会。

18622-23日,邬大光教授参加江西省高教管理研讨会换届选举大会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研讨会,并做《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管理》的学术报告。

19624-27日,刘海峰教授应邀出席在澳门举办的第八届国际亚洲学者会议,并在平行分论坛“Chinese Education and Examination: History, Significance, and Transformation”上作题为“Imperial Examination Influence on the Education in Current China”的英文报告。

20627,林金辉教授赴长春参加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研讨会”。

 

上一条:厦门大学高教中心2013年度第三季度工作简报(总第五十一期)
下一条:厦门大学高教中心2013年度第一季度工作简报(总第四十九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