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地重大项目研究进展
重大项目之一: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机会变化的调查研究
课题负责人:谢作栩教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机会变化的调查研究”的基本研究工作已全部完成,正在撰写研究总报告。2013年3月26日在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举行“不同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研究”小型讨论会,共有5位相关研究人员出席讨论会,针对研究总报告的撰写工作进行了讨论。
重大项目之二:大学生学习质量调查研究
课题负责人:史秋衡教授
本重大项目与国家社科基金国家重点课题(A1A100007)共建的国家大学生学情研究性数据库,到本阶段已寄出全部协作校分析报告。本阶段,项目负责人史秋衡教授向教育部科技司提交两份咨询报告,即《教育现代化评价科研指标论证》和《教育质量的内涵和评价》,并被全部采纳。
重大项目之三: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教育审视与治理
课题负责人:武毅英教授
该项目正按原研究计划进行。本阶段项目负责人武毅英教授发表两篇以基地为署名单位的论文,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差异分析——基于社会性别的视野”,发表于《大学教育科学》2013年第1期;“现行劳动力市场结构下的大学生就业流动与社会分层”,发表于《江苏高教》2013年第2期。
重大项目之四:现代大学制度原理与中国大学模式探索
项目负责人:王洪才教授
重大项目“现代大学制度原理与中国大学模式探索”,最终成果已经修订完初稿,争取在5-6月份提交正式稿,计划提前结题。项目最终成果《中国大学模式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建构》全书25万字。项目负责人王洪才教授在本阶段发表论文1篇,即《论中国古代书院与现代大学精神》,发表于《大学教育科学》2013年第1期上。
重大项目之五:中国近代私立大学招生考试研究
项目负责人:张亚群教授
该项目正按原科研计划进行。
重大项目之六: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建设与高等教育改革问题研究
项目负责人:林金辉教授
该项目正按计划进行。
二、 研究成果
1. 潘懋元.教育史是教育理论的源泉.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1)
2. 别敦荣,唐世纲.论教授治学的理念与实现路径.教育研究,2013(01):91-96
3. 别敦荣.论学分制的教育原理及实施的原则要求,中国高教研究,2013(03):6-15
4. 张亚群.大学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特殊形态.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5. 郑若玲.大规模高利害考试之负面后效——以科举、高考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
三、 学术活动
1.主办讲座
本阶段,中心主办南强学术讲座1场。2013年4月1日,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教授应邀为我中心全体师生做一场名为“关于调研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些体会”的学术报告。
3月11日上午,日本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开发中心黄福涛教授为我中心师生做题为“大学教师的国际化——中、日、韩的比较研究”的学术报告。
2.参加会议
[1] 1月8日,基地主任别敦荣教授在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为该校师生作一场名为“深层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学术报告。
[2] 1月31日,全国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在教育部召开。刘海峰教授出席了该次会议。
[3] 3月1日,史秋衡教授为华中师范大学培训班做“学科教学质量诊断与评价”的讲座,共6学时。
[4] 2013年3月7日,林金辉教授赴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进行中外合作办学专题调研。
[5] 2013年3月8日,林金辉教授作为2013年中国留学论坛论坛特邀嘉宾,在大会上作了题为“跨境高等教育办学国际趋势与中外合作办学”的主旨演讲。
[6] 2013年3月10日-11日,林金辉教授应邀赴贵州大学就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与合作的相关问题进行调研。
[7] 2013年3月11日,林金辉教授应贵州财经大学邀请,就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及如何支持西部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
[8] 3月15日,基地主任别敦荣教授在上海师范大学作一场名为“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范畴”的学术报告。
[9] 3月26日,潘懋元先生、别敦荣教授赴厦门南洋学院进行调研,了解厦门市民办高校的发展建设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
[10] 3月29日,基地主任别敦荣教授参加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工作会议,并作一场名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的路径——中美比较的结论与思考”的学术报告。
[11] 2013年3月26日-30日,林金辉教授应邀访问香港大学,作了题为“中外合作办学与香港内地合作办学”的学术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