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地重大项目研究进展
重大项目之一:在终身教育体系平台上的多种教育模式研究
项目负责人:潘懋元教授
本阶段,课题组主要在做结项材料准备。11月,课题组成员葛喜艳《终身教育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著作送交厦大出版社,其他几本著作也将陆续提交出版社。11月底,由项目负责人潘懋元教授担任主编的《借鉴与超越:中国高等教育自主发展路径研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是由美国密歇根大学教育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杜祖贻教授提供的《借鉴与超越:中国高等教育自主发展路径研究》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12月,潘懋元教授“现代终身教育理论与中国教育发展”项目获教育部社科司社会科学普及读物写作项目资助。
重大项目之二:自主招生与高考改革研究
课题负责人:刘海峰教授
该课题正处于结题阶段。
重大项目之三: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机会变化的调查研究
课题负责人:谢作栩教授
本阶段,课题组成员利用“云南省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调查数据库”的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家庭职业阶层、文化、经济、居住地等家庭背景、族群身份对哈尼族、彝族、白族、傣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获得高等教育层次与质量的影响,得出了一些结论。
课题组成员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资料,分析了不同少数民族群体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形成的原因。
课题组成员发表相关论文2篇,分别为(1)杨倩. 现阶段继续实施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的思考[J] .招生考试研究,2012.(2)杨倩.家庭背景与不同层次、质量、性质高等教育的获得[J] .高教探索,2012,(6).
重大项目之四:大学生学习质量调查研究
课题负责人:史秋衡教授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大学生学习质量调查研究》(课题编号10JJD880012),主持人为史秋衡教授。本项目与国家社科基金国家重点课题(AIA100007)共建的国家大学生学情研究性数据库进度:加紧数据分析;为协作校撰写分析报告;本季度研究成果正在形成或编辑部投稿处理之中。12月14日下午,教育部李卫红副部长一行莅临我院检查指导工作。史秋衡副院长汇报了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研究数据库的建设,李卫红副部长仔细询问了该数据库的一些情况,并指出这个领域研究在我国处于领先水平,希望我院进一步将工作做细,以达科研服务国家的需要。史秋衡为通讯作者的“大学生课堂体验对学习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多水平分析的结果”一文,已于11月通过《教育研究》盲审及即将发表。
重大项目之五: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教育审视与治理
课题负责人:武毅英教授
该项目第三个子课题正在按计划进行中。项目负责人武毅英教授为主持人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社会分层案例研究》,已按学校类型、学历层次和学科专业进行分组调查,目前已获得超过6000个样本,正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2012年12月,武毅英教授的论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就业状况的性别差异分析——基于社会科学的视角”获福建省妇联和妇女理论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本阶段,武毅英教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8次,发表论文论文6篇,包括:(1)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就业状况的性别差异分析——基于社会性别的视角;(2)劳动力市场分割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流动;(3)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与社会分层的关系探讨——基于多学科的视角;(4)论高校生态系统的建设与创新;(5)闽台高等教育资源互补的基础与可行性;(6)弹性就业:解决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新思路。
重大项目之六:现代大学制度原理与中国大学模式探索
项目负责人:王洪才教授
项目正按计划进行。
重大项目之七:中国近代私立大学招生考试研究
项目负责人:张亚群教授
在本阶段内,课题组主要撰写课题相关论文。
重大项目之八: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建设与高等教育改革问题研究
项目负责人:林金辉教授
项目正按计划进行。
二、 研究成果
(1)武毅英.透过就业竞争力看女大学生的实际就业状况.厦大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学术文选.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
(2)张亚群:《私立大学自主招生的特点与启示——以民国前期厦门大学为例》,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交流。
(3)曾华:《民国时期大学发展及其制度选择》,《教育与考试》2012年第6期。
三、 学术活动
1.主办会议
2012年11月7日—8日,由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与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主办的“鉴古知今的教育史研究:第六届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教育史论坛”在“初冬如春”、素有中国最美校园之称的厦门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台湾师范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东华大学、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台湾新竹教育大学、澳门中华教育会、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香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南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等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数十家高校、科研单位及杂志社的近百名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论坛以“鉴古知今”为主题,收录论文80多篇,涵盖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科举考试史及其他专题教育史研究成果。
2.主办讲座
本阶段,中心主办南强学术讲座1场,厦大高教讲座两场。
[1] 12月10日,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周满生教授为我中心师生作一场名为“美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分析与借鉴”的报告。
[2] 12月10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领导研究中心主任戚业国教授为我中心师生做一场名为“反思——教育体系的分析 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的报告。
[3] 12月13日,北京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林崇德教授应邀为我中心师生做题为“创造性人才的心理学研究”的南强学术讲座。
3.参加会议
[1] 9月21~23日,武毅英教授赴武汉参加由武汉理工大学召开的《海峡两岸第三届高等教育发展与评估学术论坛》。
[2] 10月8~10日,第二届“山海论坛”在厦门大学召开,中心成功协办了教育研究领域分论坛。
[3] 10月8~10日,武毅英教授在厦门参加由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和台湾中山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山海论坛》。
[4] 9月30日~10月7日,武毅英教授赴台湾进行教育交流与学术考察。
[5] 10月11日,应东密根大学校方和任课教授邀请,史秋衡教授为东密执根大学教育学院编号EDLD681的研究生课程做了“Program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of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in China”的课程讲座,内容为国家大学生学情数据库专项分析报告。任课教授和14位博士生与硕士生聆听了讲座,并就设计思路、研究方法、技术思路与结论分析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进行了20多次提问。史秋衡教授对这些提问一一给予了解答,获得了师生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6] 10月20~22日,赴长沙参加由湖南大学主办的《第十四届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
[7] 10月27日,王洪才教授参加“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及其实践机制”的特邀学术报告。
[8] 10月,张亚群教授赴湖南长沙参加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提交课题论文。
[9] 11月2日至4日,由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主办、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2012学术年会”在南京顺利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凝练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来自全国各地近300名高校领导、高教管理研究机构负责人、高教管理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齐聚南京,共襄盛会。史秋衡教授作了《大学精神是育人之魂——中国大学生大学精神状态的实证研究》的主题报告,从国家大学生学情调查的实际出发,综合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精神的培育现状,并结合现状对我国大学生大学精神培育状况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深刻反思,得出“教育本质应当关注人才培养,关注成长体验,而大学精神才是育人之魂”的结论。该报告引发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兴趣并被认为是最好的主题报告。
[10] 11月2~4日,武毅英教授赴北京参加由北京大学和中国教育经济学会共同举办的《教育经济学高层学术论坛暨2012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
[11] 11月7-9日,王洪才教授参加“高等教育研究趋势与未来暨华东师范大学高教所成立30周年纪念会”,并做大会报告。
[12] 11月22~24日,武毅英教授参加在海南三亚召开的由厦门大学、香港大学、海南省教育厅、海南大学和三亚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
[13] 11月29~30日,武毅英教授参加由厦门大学主办的“第三届全国高校妇女/性别学课程与学科建设”研讨会。
[14] 12月8日,潘懋元先生赴上海参加上海电机学院高等教育学会、上海电机学院高等技术教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技术本科教育发展论坛”。
[15] 12月10-14日,潘懋元教授带领2011级博士生赴汕头大学调研考察,10日下午为汕头大学师生做“敢为天下先——谈自己的体验,寄希望于研究生”的专题报告;14日在汕头大学参加“高校教师发展与评价”研讨会。
[16] 12月11日,史秋衡教授应邀来到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为该院师生做了北大教育论坛——“中国大学生学习力状态研究”的讲座报告。讲座由教育学院副院长李文利教授主持,会议室内座无虚席,互动热烈,深受好评。
[17] 12月13日下午,受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的邀请,史秋衡教授也为该院师生做了“中国大学生学习力实证研究”的讲座报告。讲座由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教授主持,报告内容受到广大师生的热情响应及高度评价,在场师生共与史秋衡教授进行了20多人次的密集提问。
[18] 12月21~22日,武毅英教授赴福州参加由福建省妇联和妇女理论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妇女发展与先进性别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
[19] 12月27日,在教育部召开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刘海峰教授出席会议,并发表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