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地重大项目研究进展
重大项目之一:在终身教育体系平台上的多种教育模式研究
项目负责人:潘懋元教授
该课题按计划进行。
项目负责人潘懋元教授主持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大研究课题——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已完成,正在申报结题中。潘懋元教授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论》、《大学运筹沉思录》(程水源)、《中国教育经营论》(张铁明)、《学科建设——元视角的考察》(刘小强)作序共四篇,其中《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论》序文《区域高等教育新视野》发表于《现代大学教育》2012年第1期。另,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熊建辉在《世界教育信息》2012年第2期发表了访谈录及封面人物《中国新时期高等教育的责任与使命——访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潘懋元》。
重大项目之二:自主招生与高考改革研究
课题负责人:刘海峰教授
基地重大项目按计划进行,已近完成。项目负责人刘海峰教授主持的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学)“高校招生体制改革研究”按计划进行。
重大项目之三:高考改革与入学机会公平研究
课题负责人:郑若玲教授
该课题已上交结题材料。
重大项目之四: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机会变化的调查研究
课题负责人:谢作栩教授
项目通过对前期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完成了不同家庭背景少数民族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以及家庭背景对少数民族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研究,形成著作《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研究——基于家庭背景的分析》。项目基本完成《云南省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调查问卷》的问卷回收工作,回收问卷达6000多份,正在建设“云南省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调查数据库”。另,基本完成云南省的实地调研工作,分别实地考察了丽江市的玉龙县(纳西族)、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剑川县(白族)、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腊县(傣族)、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元阳县(哈尼族)、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少数民族学生受教育的状况,访谈了这些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高中教师,走访了南溪村(纳西族)、石龙村(白族)、勐捧村(傣族)、箐口村(哈尼族)、大糯黑村(彝族)的家长与学生。目前正在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
本阶段,项目组成员发表论文1篇,即:谭敏.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研究——基于家庭背景的分析[Z] .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重大项目之五:大学生学习质量调查研究
课题负责人:史秋衡教授
该基地重大课题按计划进行,国家大学生学情调查去年第1轮调查研究成果正在陆续发表,第2轮全国调查于2012年3月下旬正式开始。
重大项目之六: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教育审视与治理
课题负责人:武毅英教授
该项目目前正按计划进行。在本季度,项目主要进行工作分工、问卷编制、进行初期调查。
重大项目之七:现代大学制度原理与中国大学模式探索
项目负责人:王洪才教授
项目按课题计划进行,在国际合作及跨境合作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具体表现为:与著名学者露丝·海霍教授商议合作研究的协议,海霍教授拟议邀请项目负责人王洪才教授和香港学者李军共同研究“中国大学模式”专题。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我国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项目负责人:邬大光教授
课题开展两次课题组讨论会。完成“985”高校教学质量报告25万字,人才培养质量研究报告25万字。
二、 研究成果
1. 潘懋元,邬大光,别敦荣.民办高教发展需要更多的路径.中国教育报,2012.1.9
2. 邬大光.制度之善:高等教育制度的伦理追求——为朱平《高等教育制度伦理研究》一书而作.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01
3. 史秋衡,郭建鹏.我国大学生学情状态与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教育研究,2012/02
4. 史秋衡,文静.中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基于学情调查的自我评价分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01
5. 王洪才. 论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模式——对露丝·海霍“中国大学模式”命题的文化逻辑解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1
6. 王洪才. 高教研究的两种取向:本质主义与非本质主义.高等教育研究,2012/02
7. 张亚群. 从孔教大学到孔子学院——中国对外教育交流媒介之嬗变. 高等教育研究,2012/01
8. 张亚群. “孔虽旧教 其意维新”——陈焕章的儒教观及其教育影响.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1
9. 张亚群. 会通中西 教泽群贤——陈垣高等教育思想特色辨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10. 张亚群. 致贤用才 科举先声——葛洪的人才观与考试观辨析.考试研究,2012/01
11. 林金辉.中外合作办学基本规律及其运用.江苏高教,2012/01
12. 郑若玲,朱贺玲.创特色明定位选拔多样化人才.中国教育报,2012.3.10
三、 学术活动
1. 1月5日,史秋衡教授为福建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委员会2011年年会作校园文化专家报告。全国23省理事高校的全部23校共36人参加,厅工委宣传处长叶扬在场。
2. 2月22日,刘海峰教授到合肥为“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研究会成立大会”作题为《高考改革向何处去》的报告。
3. 2月21-4月21日,郑若玲教授应台湾淡江大学之邀在台访学。
4. 2月23-25日,林金辉教授作为评议专家出席在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的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家集中评议会。
5. 2月27日,日本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开发中心黄福涛教授来我中心作题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趋势”的报告。
6. 3月12日,刘海峰教授到泉州师范学院作题为《高校分类与大学更名》的报告。
7. 3月21-23日,邬大光教授参加由教育部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承办的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第一次工作会议.
8. 3月22日,林金辉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应邀出席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的“河北省教育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协会欧美高等教育研究会”成立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9. 林金辉教授作为评估专家参加了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试点评估。
10. 3月28-31日,史秋衡教授赴美国出席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国际会议及系列学术活动。
11. 3月30日,刘海峰教授到漳州师范学院出席“高师院校教师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工作研讨会”,并作题为《综合大学与师范院校举办教师教育比较》的报告。
12. 3月28-30日,郑若玲教授在台南大学参加“2012教育高阶论坛「全球竞争力、社会正义与教育功能」学术研讨会”,并主持一场分论坛。
13. 4月2-6日,史秋衡教授应邀分别访问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波士顿学院教育学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