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南光路一号

邮箱:xmdxgjzx@xmu.edu.cn

电话:0592-2187552

传真:0592-2189065

学术快讯

重点课题“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做强地方本院校”中期研讨会召开

2009-03-10 张仕婧 点击:[]

2009年3 月7日,由潘懋元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教育学重点课题――“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课题批准号:AIA080001)和“做强地方本院校”(课题批准号:08QG01011,AGA080340)中期研讨会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会议室如期举行。参加研讨会的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叶之红副秘书长、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教授、副院长史秋衡教授和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谢作栩教授。会议由潘懋元教授主持,刘海峰教授致欢迎辞。整个研讨会令人印象深刻,会议特点可简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1.与会成员构成多元化
课题组成员除了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的部分师生(主要是07级部分博士生)外,还选取了几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合作单位。课题组成员的多元化,是由该课题的研究初衷、目的和内容决定的,即,要走出文本研究,走向实证研究,凸显应用型本科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因此,合作院校的选择兼顾了区域、办学历史、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等方面,如来自首都北京、应用型本科办学历史相对较长的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位于东部沿海城市、行业特色鲜明的上海电机学院,来自西部省份的西安文理学院、湖北省荆门市的荆楚理工学院以及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等。宁波市教育局胡赤弟教授作为子课题负责人也前来参加。
2.探讨形式多样化
研讨会的探讨形式灵活多样。会议主要采取“先期工作汇报+集中讨论”的形式,除了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课题组和几所合作院校与会代表依次简要汇报先期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外,还进行了集中而热烈的讨论。这些都对下一步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简洁高效
尽管会议时间安排比较紧凑,只有短短的一天,但在前一阶段实地参观调研、访谈的基础上,两个课题的研究工作,无论是理论探讨,还是合作院校的个案研究与院校实证研究均已取得较大进展,并且研究成果已汇编成册,因此,与会代表都是带着研究成果、问题和心得体会来参加研讨会的,这就使得会议讨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大大提高了会议的效率,有利于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开展。

最后,潘懋元教授做总结发言,对此次研讨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课题组副组长07级博士生车如山也针对与会代表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并对下一阶段课题研究的统一开展工作进行了说明。参会的中国高教学会领导和院领导也对课题合作和研究的顺利开展提出了建议,如进一步加强课题组成员之间,尤其是合作院校之间的沟通协调;注重实证研究,把课题做得更实一些;扩大课题的影响力,进而影响社会,影响政府决策等。对于领导提出的意见和期望,与会代表均表示赞同,并会在下一阶段研究工作中进行改善和提高。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07博 薄云供稿

上一条:吴薇博士生在荷兰海牙参加“中欧课程发展”国际会议
下一条:朱宇老师学术报告:关于参照刺激对基于电脑生词卡的汉字记忆的影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