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4日下午,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第十八期“行知学术论坛”在该校逸夫馆举行,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教授作了题为《大学排行榜时代的“两校相竞现象”》的精彩报告。
刘海峰教授在报告指出,在研究型大学中,存在着一种“两校相竞现象”。国外的两校相竞如:美国的哈佛与耶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洛杉矶分校,日本的东京大学与京都大学、日本东北大学与北海道大学,英国的牛津与剑桥等等;中国的两校相竞如: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与天津大学,南京大学对东南大学,武汉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香港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等等。两校相竞在争取经费、争夺优秀生源和师资、关注大学排名等方面容易产生一种“瑜亮情结”。
春兰秋菊,各有所长。因此,刘教授认为各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特点与优势,两校相竞是一个出现概率很大的现象,或许还是一个必然现象。这种现象可以促使各自学校发奋向上、努力争先、共创双赢。这种两校之间的竞争只要适度,从竞争中获得压力和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互相促进和提高办学水平与知名度,保持崇高的学术地位。
(刘一彬 供稿)
|
|
|
|
上一条:07级博士生吴雪作学术报告
下一条:栖霞胜境,随园盛会――刘海峰教授与7名博士生参加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教育学)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