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众多学子命运的高考究竟应该怎样改革?2010年5月8日上午9点半,“鹭江讲坛”在厦门市图书馆大会报告厅如期开讲,郑若玲教授应邀做了题为《放眼域外 立足国情――我们能从美国高校招生制度借鉴什么》的讲座,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听讲。
郑老师的报告分为三个部分。报告从中国与美国高考的特色谈起,指出中国高考的最大特色在于统一,美国高考的最大特色在于多样。由此引出对美国高校招生制度的介绍,包括美国高校的招生录取标准和招生计划等内容,并归纳了美国高校招生制度的特点。接着,报告论述了我国高考的多样化改革,重点对高考多样化改革进行了检讨,并从传统文化与国情两方面分析了多样化改革走形变样的原因,郑老师用了“好经被念歪”来生动地比喻这一现象。报告的第三部分分析了美国高校招生制度对中国高考改革的启示:首重公平,帮扶弱势;统独结合,有限多样。报告的最后,郑教授指出高考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具有巨大的难度与重大的影响,需要借鉴域外、立足国情,正视缺陷、稳中求进,并呼吁民众理性看待高考改革。报告结束后,市民积极提问,郑教授做出了细致耐心的回应。
在这场报告中,郑若玲教授虽然是从一个学者的角度对高考改革进行了探讨,但语言深入浅出,诙谐有趣,而且图文并茂,为市民更全面看待高考改革提供一个专业而通俗的视角,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也得到“鹭江讲坛”主持人的高度评价。
据悉,“鹭江讲坛”是由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联合举办的面向广大市民的公益性讲座,于2006年8月开始举办,讲坛报告人一般为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讲坛以宣传普及哲学社会科学、弘扬先进文化、提高市民人文素养为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