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Address: No. 422 South Siming Road, Siming District, Xiamen, Fujian

Email: xmdxgjzx@xmu.edu.cn

Phone: 0592-2187552

Fax: 0592-2189065

Academic News

Home >> News&Events >> Academic News >> Content

刘海峰教授在厦大“院长论坛”学术系列讲座上做演讲

2006-11-30 张仕婧 Clicks:[]

2006年11月29日晚,我院院长刘海峰教授应邀参加校研究生生院和研究生会组织的院长论坛,在图书馆报告厅做了题为《从古代科举到当今高考――兼谈科举制对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影响》的公开演讲。
研究内容分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科举怎么考?介绍了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的简况,分别从科举考试的形式、时间及内容上做了阐述,另外,也提到了韩国的科举。刘老师指出科举在人才选拔上以学术为本位代替了权力本位,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方面。第二、科举停废与文明冲突。刘老师从传教士、八国联军对科举的冲击谈到废止科举是东西方文明冲突的典型事例。第三、高考有如科举。现代高考与古代科举有许多共同之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都是国家考试;都有严密的程序;影响类似等。关于科举的经验教训及对高考的启示,刘老师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关于考试存废利弊之争;2、关于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之争;3、关于防止作弊的措施与方法;4、关于考试科目与内容的演变等。第四、公务员考试:科举的西传与回归。刘老师认为法、英、美等国家的文官考试制度创始于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公务员制度从本质上来讲是古代文官制度的回归。最后,刘老师提出科举考试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并列举日本、韩国、越南的科举考试,阐释了东亚科举文化圈的形成。提出科举促进了社会的流动。刘老师再一次指出,“科举学”可以发展为21世纪的显学。
这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吸引了众多的听众,图书馆五楼报告厅座无虚席,还有不少研究生自始至终站着听讲。刘老师图文并茂及对科举和考试见解独到的报告,引起师生强烈的兴趣和热烈的反映,报告过程中不时爆发笑声和掌声,报告后许多听众争相提问和评论。听众普遍认为,通过学习加深了对中国历史上的科举的全面认识,增进了对高考改革和科举学的了解,收获很大。


(樊本富 报道)

Previous:潘懋元先生主编的《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一书获奖
Next:王洪才教授作题为“论教育研究的维度与视角”的学术报告 2006年11月20日上午,王洪才教授在院会议室作了题为“论教育研究的维度与视角”的学术报告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