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上午8点,“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学术研讨会的第三分论坛在厦门大学克立楼三楼会议厅举行。本次分论坛的议题是“高等教育问题研究”,由深圳大学教育研究所张祥云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卢晓中教授主持。十四位专家学者就各自关注的问题做了主题发言。
“高等教育问题研究”涉及内容众多,十四位专家学者的报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题:一是地方本科院校、民办高校和独立院校的定位与发展问题。如漳州师院教育系郭丹丹老师从学术视角,谈了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问题;荆楚理工学院刘欣教授基于本校的实际情况,从地方本科院校的独特品味、核心品质、延伸效应三个方面来构建适合自身的定位;黄河科技学院(民办高校)胡大白院长重点探索了民办教育的现状、发展的困境等问题;广西大学教育学院孙则昌教授指出了独立学院的发展困境,并从理论上探讨了解决困境的出路。二是高考制度与高校自主招生。我院郑若玲教授从高考公平的视角切入,对高考的现实性问题进行了阐释。三是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山大学的张建奇副教授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从就业认识、就业信心、就业期望和就业准备四个方面解读了女大学生的就业意识,选题具有现实性,有利于启发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四是关于高等学校的校长职业性机制。陈何芳老师提出要在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中引进“职业校长”这一机制,并从取消校长行政级别、公开遴选优秀校长、保障校长的治校权利、发挥校长的治校作用等方面来建立“职业校长”这一机制,此主题与当前热议的高校去行政化联系紧密。此外,以高等教育评价制度、学术伦理问题、反思高等教育机构设置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等为主题的其他几个报告,也引发了与会人员的热议。
本次分论坛议题丰富、观点鲜明、精彩纷呈,众多与会者表示参加此次研讨收益颇丰。在大家意犹未尽的讨论中,本场分论坛圆满结束。
(学术部 王春燕)
|
|
|
|
Previous:潘懋元教授从教75周年庆典暨“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学术会议综述
Next:“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
【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