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Address: No. 422 South Siming Road, Siming District, Xiamen, Fujian

Email: xmdxgjzx@xmu.edu.cn

Phone: 0592-2187552

Fax: 0592-2189065

Academic News

Home >> News&Events >> Academic News >> Content

王洪才教授做学术报告:多视角透视学生评教的鸡肋现象

2014-02-28 张仕婧 Clicks:[]

2014年2日24日,我院王洪才教授在学术例会上做了一场题为“学生评教的‘鸡肋现象’多视角透视”的报告,拉开了新学期独具特色的高教讲座的序幕。王洪才教授以深厚的学术功底为大家奉献了一场高水平的精神盛宴。报告由我院史秋衡教授主持,潘懋元先生、别敦荣教授、郑冰冰书记、陈文副书记、吴薇副教授等我院众多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王洪才老师首先抛出学生评教是否成了“鸡肋”的疑惑,并从“学生评教的分数居高不下”的现象开始,剖析了学生、教师和管理者对此持何种态度,接下来从不同的缘由论证了为什么要进行学生评教,然后从九个视角分析了“鸡肋”现象的成因,最后从文化冲突的视角作总结,并从治理主义的视角对优化学生评教提出了展望。报告深入浅出,层层推进,引发大家的思考。
“学生评教”虽然是高校普遍使用的管理途径,但是管理的实际效用与预期效果存在较大的落差,无论从高校、教师还是学生的角度都为此感到困扰。王洪才教授此次的报告从选题到分析问题都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典范。他对“鸡肋”现象的成因分析,视角广阔,理论扎实,让学生佩服。从系统论的视角认为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等教育系统的旧平衡已经被打破,新的平衡还在建立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教师、学生甚至是管理者参与评教的被动心态;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学生希望获得简便实用的知识,教师希望按照学术逻辑传播知识,管理者希望传授的知识既有学术性又是学生喜欢的,三个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存在着冲突;从文化冲突的视角来考察了使用学生评教的文化土壤,中西方的教育观、学生观和师生观念各不相同;从高等教育的视角即洪堡的原则来分析,评教作为一种反馈机制,必须建立在自觉自愿基础上,而且学生评价只能作为一种补充评价,不能作为主导性评价;从新管理主义视角来解释,利益相关人的约束是最有效的制约,学生评教应该实现多方利益平衡;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学生评教要促进师生关系发展成为合作性群体,实现共同的利益;从管理学的视角,管理的过程、目标、规范等等方面都是分析学生评教的切入点;从现象学的视角追问了什么才是科学的学生评教以及目前的障碍和解决策略是什么。
在自由讨论的环节中,气氛热烈,俨然是一场学术论坛。别敦荣老师分享了自己亲历的美国学生评教的实况,并提出“对大学采取治理主义的方案是否采用平等决策的方式”的疑问;潘先生充分的肯定了报告选题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运用自己任厦门大学教务处长时学生评教的实例讲解今昔的不同,并提出“可否学术人员缺场或行政人员缺场”的观点;郑冰冰书记提出“学生评教的指标体系是否科学”的疑惑;还有同学提出“可否通过评教机制建立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的建议。王老师从我们常见的教育现象出发,见微知著,报告不仅内容详实,思考独到,报告更是展示了如何选题,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分析问题,让在座的学生受益匪浅,报告赢得了在座师生的认同和热烈的掌声。


供稿人:江利

Previous:潘懋元先生赴广西教育学院讲学
Next:我院潘懋元先生主编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一书荣登《中国教育报》2013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第12位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