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厦门大学,草木葱茏,满目葳蕤。由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台湾高等教育学会、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一届闽台高等教育研究学术论坛,于7月4日至6日在厦门大学顺利召开。

第一届闽台高等教育研究学术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会议的主题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理论、方法与实践”,相关议题包括但不限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理论、制度与政策分析;大学评价(评鉴)与院校研究(校务研究)经验分享;创新教学与创新学习模式探讨;高校质量文化内涵与质量文化建设。
莅临本次论坛的参会嘉宾和代表,包括来自台湾11所高校和台湾高等教育评鉴中心的共23位嘉宾,以及来自大陆29所高校、3个省级教育评估研究中心的共60位嘉宾和代表,还有从厦门及周边城市赶来旁听学习的20余位高校教师,以及我院师生。会议总规模约120人。
7月5日上午举行开幕式,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教授致欢迎词,潘懋元先生、杨国赐教授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论坛成果寄予厚望。
简短的开幕式之后,会议直接进入学术主题。两岸专家学者奉献了他们深刻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的治校经验,邬大光教授、杨国赐教授、王如哲教授、杨莹教授、卢晓中教授、张佃富教授、陆根书教授等两岸知名的高教研究学者,以及李清彪校长、钟瑞国前校长、唐宁校长、王金龙副校长等具有丰富实务经验的高校质量管理者,为会议带来了精彩报告和经验分享。一天半的学术会议共29个日间会议报告及晚间研究生学术沙龙的2个研究生报告,为与会代表献上了一场砥砺观点、激荡思维的学术盛宴。整个会议过程洋溢着浓浓的学术气氛,高质量的学术报告吸引参会者醉心其中。5日下午第二分论坛会场竟然被挤爆,不得不临时增加走道座椅以满足需求。
邬大光教授、杨莹教授、王如哲教授、李清彪教授作主题报告
7月6日中午会议结束,参会代表开始走上返程,却仍有许多对学术的留恋在不断弥散。两岸学者普遍反映本次会议学术规格高、学术气氛浓、办得很成功,希望下届论坛再聚首。
本次论坛是我院授权并支持闽台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组织和举办的学术会议,也是我院闽台高教研究中心计划的2019年重点工作之一。会议筹备工作得到了学院领导、院办公室及部分同仁和同学的热情关心和大力协助。从会议过程和结果来看,两岸高教研究学者和高校管理实务工作者互相增进了了解,交流了经验,深化了友谊,实现了会议预期目标,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
(闽台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