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6日至1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教育史研究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协办单位有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和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论坛主题为“视野下移中的教育史研究”,与会的专家及研究生110余人。刘海峰院长、张亚群教授、博士研究生石慧霞和李力参加了论坛。
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董奇教授、教育学部部长周作宇教授分别致词。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浙江大学田正平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周愚文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丁钢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周洪宇教授、刘海峰教授等出席开幕式。在主持大会发言中,刘院长对4位代表的报告作精彩点评,并引用“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的诗句,高度评价了当今两岸教育研究与学术文化交流的成就,给与会代表留下深刻印象。刘海峰院长作了《从“策学”看科举学》报告,赢得了与会者好评。张亚群教授提交了《从西洋文化回归儒学文化――林文庆的大学教育思想解析》论文,并主持10月18日上午各小组代表的大会发言。张老师指出:教育史研究的视野下移,不只是关注下层大众的教育活动,也应关注那些被忽视和误解的教育名人、教育事件和教育制度;今年10月18日,恰是林文庆校长140周年诞辰纪念日,与本次论坛日期不谋而合;林文庆校长的办学理念与教育家精神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石慧霞和李力分别在小组作了相关主题报告,积极参与学术讨论。
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教育史研究论坛是由六所大学教育学院(学部、研究院)共同发起的教育史研究高端论坛,每年举行一次,前两次分别于澳门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举办。此次研讨会,通过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学者的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推进了教育史学科的发展与创新,扩大了教育史研究的影响。
李力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