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简报

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南光路一号

邮箱:xmdxgjzx@xmu.edu.cn

电话:0592-2187552

传真:0592-2189065

工作简报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21年第一季度工作简报(第八十一期)

2021-04-01  点击:[]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工 作 简 报

2021年第一季度(1-3月)








202141


目录


基地动态与学术交流 / 01



最新论文目录 / 04



基地动态与学术交流

段肖阳等作《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量表研制进展报告》

2021年1月4日上午,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18级博士生段肖阳、2019级博士生杨振芳和2018级硕士生郑雅倩在院211教室为师生作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量表研制进展报告》。本次报告由王洪才副院长主持,潘先生及院师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此次报告段肖阳同学的报告从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发现五个部分展开。她还谈到本次研究主要通过田野、思辨、编制、测试、反思循环式的方法来进行,目前通过4次删改修订,问卷已经初步成型,但仍有改进空间


曹勇安作《课程的缘起与困境——中国高等教育的“卡脖子”工程》报告

2021年1月11日上午,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嘉庚四420报告厅举行仪式,聘请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举办者、理事长曹勇安教授担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基地副主任郭建鹏教授宣读聘任文件,院党委书记、基地主任刘振天教授向曹勇安教授颁发聘书,聘任仪式由院长别敦荣教授主持。仪式结束后,曹勇安教授作了题为《课程的缘起与困境——中国高等教育的“卡脖子”工程》的讲座。讲座由副院长王洪才教授主持,潘懋元先生,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师生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此次讲座。


中心举行2021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及教育部项目申报选题评审讨论会

2021年2月5日下午,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召开了2021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及教育部项目申报选题评审讨论会,评审讨论会由分管科研副院长王洪才教授主持。社科处高和荣处长、龚君老师及我院党委书记刘振天教授、院长别敦荣教授、副院长红霞教授、徐岚教授、陈兴德副教授、连进军副教授、林敏助理教授、蔡秀英助理教授参加了会议。本次选题评审讨论会旨在搭建一个相互学习借鉴的平台,营造良好学术气氛,提高课题申报质量,提升中心总体科研水平。


为教育学科新百年建设开新局谋新篇

2021年3月1日上午,我中心新学期教职工大会在201会议室召开。会议由中心主任刘振天教授主持,全体教职工参加了会议。别敦荣院长从新发展周期、新发展格局和新发展范式三个方面作新学期工作部署。王洪才副院长介绍了本学期科研工作的思路。覃红霞副院长介绍了我院招生、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姚有新副书记从党建工作、学生工作、行政工作、宣传工作等方面介绍了新学期工作要点。最后,刘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鼓励大家以高昂的激情投入到新学期各项工作中,以“不忘初心,争创一流”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危机意识和团队意识,凝心聚力开新局,砥砺前行谋新篇,共同开启厦大教育学科新百年征程。


我中心领导一行访问西安欧亚学院和兰州大学

2021年3月5-8日,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别敦荣教授、院党委副书记姚有新及院办相关负责同志赴西安欧亚学院、兰州大学洽谈合作、看望校友。别敦荣教授一行先后抵达西安欧亚学院和兰州大学,受到欧亚学院董事长胡建波、校长刘瑾和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的热情欢迎,并与两校相关部门领导、老师进行了座谈交流。座谈中围绕人才引进、教学科研、学生管理、课程体系设置、资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欧亚学院就设立科研合作基地、与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就开展战略合作等事宜达成共识。


我中心邬大光教授为师生作学术报告

2021年3月15日上午,我中心邬大光教授为师生作了题为《论高等教育研究的继承性》的学术报告。潘懋元先生、别敦荣院长、覃红霞副院长等师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此次讲座。本次报告由王洪才副院长主持。邬大光教授从为什么思考高等教育研究的继承性、高等教育继承性的几个命题、教育记忆与高等教育改革和重塑我们的教育记忆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他的思考。在报告过程中,邬老师结合自身研究的经验,详细阐述自己对高等教育历史、实践、改革、学科、管理和教学等各方面问题的观点与看法,金句频出又风趣幽默,语言犀利又发人深思。


华南师范大学葛新斌教授为我中心作专题报告

2021年3月19日上午,厦门大学高教讲座在我中心201教室开讲。华南师范大学葛新斌教授作题为《教育形态的演进对道德教育之影响》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王洪才副院长主持,刘振天书记、覃红霞副院长等师生通过线上或线下的形式参与了此次讲座。葛新斌教授从问题缘起、对教育概念的考察、对教育形态的考察、对教育内容的考察、对道德形成机制的分析和对现代学校建制的批判等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分析教育形态的演进对道德教育的影响。



《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20年)》研制工作研讨会在我中心顺利召开

2021年3月20-22日,为推进《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20年)》的研制工作,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在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召开研讨会。评估中心主任范唯、副主任李智、综合处处长李岩,广西师范大学校长贺祖斌教授、池州学院校长柳友荣教授、我中心刘振天教授、别敦荣教授以及各参与研制高校有关专家参加,别敦荣主持会议。会议围绕《质量报告》研制的总体要求与章节提纲展开了研讨。各专家团队就各自所负责章节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汇报交流。与会专家针对各章节研制提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与建议,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3







二、最新论文目录

别敦荣:破解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困局 加强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徐绪卿教授新著《民办高等教育研究二十年》序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21(01)


刘振天 俞兆达等:新时代学科评估改革的新思维(笔谈)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


刘振天:推进高校课堂革命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2021(01)


刘振天:常道与常名:学科评估如何表达学科本身?

《教育发展研究》2021(01)


王洪才:论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生发逻辑

《现代教育管理》2021(01)


王洪才 毛芳才: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的生成逻辑与优化路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1)


红霞 周建华 李政:高校师生在线教学持续使用意愿的差异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2021(01)

王璞 孙士茹:一流大学的社会责任——以劳伦斯·巴科的大学治理实践为例

《教育与考试》2021(01)


洪志忠 程菁菁:核心概念视域下的美国本科STEM课程设计——以密歇根州立大学为例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


刘振天:知识、权力与利益:高校分类发展的难题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1(02)


别敦荣 易梦春: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标准、进程预测与路径选择

《教育研究》2021(02)


史秋衡 孙昕妍:高师院校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上的战略定位

《中国民族教育》2021(02)


史秋衡 杨玉婷:均质与分化:德国高校分类发展的战略选择

《江苏高教》2021(02)


王洪才:面向2035本科教育:诉求·挑战·应对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2)


陈武元:日本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构及启示

《中国高等教育》2021(02)


吴薇 张靖佶:智能时代人口老龄化国家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启示——以日本为例

《大学教育科学》2021(02)


刘振天:现代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建设:成效、经验及完善之路

《社会科学战线》2021(03)


别敦荣 易梦春: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及其建设策略

《高等教育研究》2021(03)


别敦荣:新一轮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方案的特点、特色和亮点

《中国高教研究》2021(03)


邬大光:百年大学的“楼名文化”——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嘉庚建筑”楼名考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


邬大光: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阵地的坚守者——贺《浙江树人大学学报》创刊20周年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21(03)


王洪才:高等教育评价破“五唯”:难点·痛点·突破点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


王洪才 田芬:“证实规律”与“阐释意义”: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研究范式的两种旨趣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


王洪才:论大学的课程治理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3)


王洪才 刘红光:“强基计划”背后的价值取向与整合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03)















2







上一条: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21年第二季度工作简报(第八十二期)
下一条: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20年第四季度工作简报(第八十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