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简报

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南光路一号

邮箱:xmdxgjzx@xmu.edu.cn

电话:0592-2187552

传真:0592-2189065

工作简报

厦门大学高教中心2011年第三季度(7~9月)工作简报(总第四十三期)

2019-02-22  点击:[]

一、 基地重大项目研究进展

重大项目之一:在终身教育体系平台上的多种教育模式研究

项目负责人:潘懋元教授

按照项目预定的计划,本季度主要是迎接项目中期检查。78月间课题组的主要工作集中于汇总材料和准备项目中期检查,9月初上交了中期检查报告。另外,7月,课题组成员汤晓蒙(负责子课题3——我国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的现实条件与基本策略)完成了以《中国终身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宏观路径研究》为题的子课题报告,并将其作为博士后出站报告顺利通过答辩。其他未完成的子课题进展也比较顺利,子课题2——“终身教育比较研究”的成果初稿《终身教育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已于9月末提交给项目负责人。

重大项目之二:自主招生与高考改革研究

课题负责人:刘海峰教授

该课题按计划进行,9月份已提交中期检查报告。本季度共发表论文1篇,即刘海峰:《高考改革:公平为首还是效率优先》一文被《新华文摘》201118期重点转摘。

刘海峰教授主持的“高校招生体制改革研究”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2011年国家重点项目。

 

重大项目之三: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研究

项目负责人:张亚群教授

本课题已完成研究任务,拟于2011年第四季度结题。

 

重大项目之四:高考改革与入学机会公平研究

项目负责人:郑若玲教授

本阶段已完成问卷调查的分析报告。本季度,项目负责人郑若玲教授发表论文1篇,即《新时期海峡两岸高校开放招生问题探讨》,“中外合作办学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11.6在中国教育报撰文两篇,即《云海工程:从单一考试向多元评价转变》,中国教育报,2011.8;《恶性竞争:招生失序的危险信号》,中国教育报,2011.8。此外,郑若玲教授就高考改革等问题接受《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竞报》、《东南早报》、《科学时报》等媒体采访。

重大项目之五: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机会变化的调查研究

课题负责人:谢作栩教授

本项目细致梳理了我国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实,完成了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变化的研究。

本季度,课题组通过对前期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完成了对不同家庭背景少数民族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后续调查拟采用的调查问卷《2011级大一学生调查问卷》修订完成,形成了正式问卷,进入问卷预调查阶段。实地调研将在2011.11月展开。本季度课题组成员发表1篇论文,即杨倩.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J] .现代教育管理,2011,(7):22-24

重大项目之六:大学生学习质量调查研究

课题负责人:史秋衡教授

本项目于201161日至830日开展了首次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形成了样本数为92122名大学生的“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研究”数据库,为分析大学生学习质量及撰写总报告提供了充分的实证素材。项目主持人史秋衡教授先后为5所高校直接或间接主讲了6次大学生学习质量的调查数据分析讲座;指导王爱萍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于20119月通过答辩。

重大项目之七: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教育审视与治理

课题负责人:武毅英教授

课题于20119月新立项,正在准备开题。本季度,项目负责人武毅英教授发表论文1篇,即《高教研究的社会责任与使命》,《中国高教研究》,20119期。

 

重大项目之八:现代大学制度原理与中国大学模式探索

项目负责人:王洪才教授

该项目于20119月新立项,研究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已经组织了专题研讨组进行集中探讨。近期将有两篇核心期刊论文发表。

 

二、 学术活动

1. 78日上午,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主任王豫生、福建省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会副理事长陈宜安、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人文科学系主任林良章一行到我院进行调研,王洪才教授等受邀出席调研会,《在终身教育体系平台上的多种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组成员及部分在读博士生、硕士生参加了调研会。

 2. 712日下午,应潘懋元先生邀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学院、厦门大学客座教授、我院的老朋友许美德(Ruth Hayhoe)女士为我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A Bridge too Far? Inspiration from St. Paul and Confucius的学术报告会。会议由副院长史秋衡教授主持。

3. 714日,刘海峰教授在北京大学参加“教育测量在教育政策中的运用”研讨会,并作学术报告《高考改革中的四大矛盾》。

4. 715-17日,武毅英教授参加由苏州大学教育学院主办,新加坡国立大学教育学院、台湾国立台南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协办的“教育、文化与人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会议论文“高校扩招中的层次结构调整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并做小组发言。

5. 723日,史秋衡教授在西北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研讨会做主题报告。

6. 724-30日,应教育部国际司邀请,林金辉教授参加教育部专家考察团,赴郑州、苏州对3所大学拟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进行考察、评议。

7. 86日,史秋衡教授出席上海电机学院校领导党政工作研讨会讲座。

8. 811-20日,王洪才教授参加中德高教论坛,并提交论文《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9. 815日,史秋衡教授出席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中层干部研讨会讲座。

10. 818日,史秋衡教授出席国家会计学院讲座。

11. 818-21日,张亚群教授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参加“中外教育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国际视野与探索创新”,在会上发表研究论文1篇。

12. 8月,郑若玲教授为福建省民盟直属机构基层盟员骨干培训班做学术报告《自主招生改革何去何从》。

13. 97-8日,王洪才教授参加中日高教论坛,提交论文《中国文化于中国大学模式》。

14. 910日,史秋衡教授出席贵州财经学院讲座。

15. 916-18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的学术年会在新疆石河子大学举行,我院王洪才教授、郑若玲教授等参加了此次年会。王洪才教授提交论文《从本质主义到非本质主义——中国高教研究30年回顾》。

16. 916-18日,武毅英教授参加由宁波市政府和市教育局主办,宁波诺丁汉大学承办的“首届中个合作大学国际论坛”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国际化智库2011年度论坛”两个国际学术会议。

17. 923—25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第八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我院刘海峰教授、张亚群教授等应邀出席,刘海峰教授提交论文《科举文献中的考试须知》。

18. 2011928日上午,国际视野中国道路为主题的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纪念座谈会在教育部南楼301会议室举行,刘海峰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此次座谈会,并作了精彩的发言。


上一条:厦门大学高教中心2011年度第四季度工作简报(总第四十四期)
下一条:厦门大学高教中心2011年第二季度(4-6月)工作简报(总第四十二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