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南光路一号

邮箱:xmdxgjzx@xmu.edu.cn

电话:0592-2187552

传真:0592-2189065

学术快讯

厦门大学“985工程”“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团队招聘启事

2005-04-04 张仕婧 点击:[]

厦门大学是中国最早进行高等教育研究的大学。经过27年的研究积淀,厦门大学形成了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高等教育研究基地,不仅拥有全国第一、二批国家重点学科中唯一的高等教育学重点学科,还拥有“211工程”一、二期重点建设项目“高等教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而且拥有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公共行政学等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点的一批优秀的学术研究人员。
2004年底,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了“厦门大学‘985工程’‘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一类)“:该基地建设主要依托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以及经济学院、公共事务学院和管理学院的科研力量,整合汇聚校内外多学科的人力资源,形成具有跨学科创新能力的学术集群。
本基地今后三年主要的科研力量将集中于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战略研究;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与运作机制研究;高等教育体系创新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做出高显示度的科研成果,为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具有重要采纳价值的咨询报告。同时建设面向全国和世界的开放性高等教育研究数据库。为了加强基地的科研力量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我们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本研究基地团队,共同创造辉煌的明天。
1. 招聘岗位和人数
特聘教授(高等教育学):2名;
讲座教授(高等教育学):2名;
团队研究人员(高等教育学2名、心理学1名、外国高等教育史1名):4名;
2. 应聘基本条件
特聘教授的应聘条件:
(1)科学道德高尚,学风严谨,为人正派;
(2) 特聘教授一般要具有博士学位,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特殊情况下可以放宽;
(3)国外应聘者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国内应聘者应担任教授或相应职位;
  (4)胜任核心课程讲授任务;
(5)学术造诣高深,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
  (6)具有发展潜力,对本学科建设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维,具有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
(7)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拼搏奉献精神和相应的组织、管理、领导能力,善于培养青年人才,注重学术梯队建设,能带领一支创新团队协同攻关。
(8)保证聘期内每年在我校工作9个月以上。

讲座教授的应聘条件
1.科学道德高尚,学风严谨;
2.在国外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副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应聘我校讲座教授亦可为国内高水平大学知名教授)。
  3.学术造诣高深,在国际上本学科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取得国际公认的重大成就;
  4.保证每年能在我校工作2个月以上。

团队研究人员的应聘条件
有发展潜力,具备博士学位;

四、应聘所需材料和应聘程序
应聘人员请于2005年3月31日之前向本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人请提交下列材料。
1.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请填写《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候选人申请表》、《厦门大学讲座教授候选人申请表》(该表可向本单位索取或从网上下载,网址:http://rsc.xmu.edu.cn; http://www.cksp.edu.cn)
2.研究人员请提交个人简历和近期研究成果资料。
五、待遇
1.特聘教授除享受厦门大学教授同等工资及福利待遇外,同时享受每年10万元人民币工作津贴;讲座教授按工作时间享受每月1.5万元人民币工作津贴。研究人员除享受本校同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同等工资及福利待遇,相应的安家费和住房货币化补贴外,本单位还将提供一定数额的科研启动费和津贴。
2.特聘教授按引进高层次人才规定给予相应的安家费和住房货币化补贴,协助解决住房问题。讲座教授在校期间安排公寓住房。
3.学校为特聘教授提供科研配套经费,自然科学类不低于20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类不低于50万元。本单位还将以委托科研项目的形式为受聘者提供相应的科研经费,并积极协助受聘人员申请各类科研基金,同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4.对工作和生活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可以提出面议。

六、联系方式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办公室,中国厦门,361005
电话:86-0592-2186413
传真:86-0592-2189065
E-mail:gjs@jingxian.xmu.edu.cn

上一条:研究项目招标公告
下一条:浙大学者与我院师生座谈“比较高教研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