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8日下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学飞教授应邀在我院作了题为《试论理论导向的教育政策经验研究》的精彩报告。
报告前,陈教授结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和国外的做法,指出研究生应具备学理意识、问题意识、方法意识、历史意识、国际意识和政策意识。
陈教授的报告分为四个部分:1.什么是理论导向;2.什么是经验研究;3.理论导向的教育政策经验研究的路径;4.理论导向的教育政策经验研究有助于本土政策理论的构建。首先,陈教授介绍了教育政策研究的概况,对国内外教育政策研究的历史及其兴起原因进行了梳理,并指出目前对教育政策的研究不能乐于使用或追求宏大理论,这些往往会导致研究内容和结果的空洞化。接着,陈教授以我国重点高校建设的政策研究和国家学科基地政策扩散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制定过程为例,为我们讲解了如何获取研究资料,如何进行政策分析,怎样选择适切的理论对复杂性、模糊性较强的教育政策进行实然状态的研究等。最后,陈教授指出,理论导向的教育政策经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积累对本土教育政策的认识;检验、修正和创新相关理论并能促进我国教育政策制定系统和制定过程的改进。
陈教授的报告不仅深化了大家对如何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政策研究的认识,并在方法论上给我们新的启发。报告结束前,陈教授还回答了师生们的提问,交流气氛十分活跃。
陈学飞教授长期从事比较高等教育、外国高等教育史及高等教育政策的研究。主要著作有《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1989)、《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思想研究》(1996)、《西方怎样培养博士―法英德美的模式与经验》(2002)、《留学教育的成本与收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公派留学效益研究》(2003)。
(06级博士生 吴 薇)
|
|
|
|
上一条:回顾与前瞻:中国教育学科在裂变与重聚中创生――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下一条: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许美德(Ruth Hayhoe)教授在我院做报告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