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南光路一号

邮箱:xmdxgjzx@xmu.edu.cn

电话:0592-2187552

传真:0592-2189065

学术快讯

潘懋元教授携博士生们参加应用型本科数学类课程建设研讨会

2009-09-04 张仕婧 点击:[]

2009年8月16日潘懋元教授携博士生余斌、周群英、夏�及李昕博士参加由皖西学院承办的应用型本科数学类课程建设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安徽地方高校联盟发起,参与人员为安徽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校领导、数学系系主任和数学教师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的张社长和部分编审人员。与会人员就应用型本科问题、数学课程改革、教材编写等热点问题进行研讨。
在8月16日上午的主题会议中,潘懋元教授作了题为《应用型本科建设问题》的主题报告。他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实际的宏观背景出发,结合高等学校分类、定位,指出应用型本科在现阶段存在转变观念和课程建设两个主要问题,前者是改革的前提,后者则是落实措施的核心。针对课程建设问题,潘懋元教授指出要将传统的学术型课程转变为应用型课程,必须注意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中所存在的按学科设置的基础理论课程和按实践设置的专业技术课程,其中按学科设置的课程由于其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较强,因此转变为应用型课程的难度较大,如果能在应用型本科的数学类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取得成功的经验,编出适用的教材,不但有其自身的价值,而且能够为学科类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提供借鉴,推动应用型本科的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之后,博士生周群英从重塑课程理念、吸纳校外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建设知行融合教材体系、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和面向实践能力的学业成就评价五个方面阐述了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余斌博士生从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三个方面阐述了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分类问题。三个报告巧妙地把宏观与微观视角结合起来,获得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下午与会专家主要围绕数学课程改革的分类编写教材、数学建模、数学软件等具体问题进行激烈的讨论。在听取与会专家的讨论之后,潘懋元教授在肯定与会专家介绍的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了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一是课程改革之前需要扩大调研的对象如用人单位、校友等,二是教材分类编写如何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的问题,三是升学与就业的矛盾。
本次会议从数学这样一门系统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来探讨应用型课程建设问题、教材建设问题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落实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更多地方本科院校一线实践人员的加入,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已经不再停留于研究者理论探讨层面,正一步步朝着探索、实践的方向发展。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07博 周群英 供稿

上一条:吴薇博士生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参加第十三届欧洲学习与教学研究大会
下一条:潘懋元先生出席“大学文化与思想解放高层论坛”并考察北京科技职业学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