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南光路一号

邮箱:xmdxgjzx@xmu.edu.cn

电话:0592-2187552

传真:0592-2189065

学术快讯

“什么是应用型人才?”――记王洪才教授的本学期第十次学术沙龙

2010-05-04 张仕婧 点击:[]

4月30日晚7点,我院王洪才教授的学术沙龙如期在颂恩楼1607会议室举行。这次沙龙的主题是:什么是应用型人才。参加沙龙的同学,来自硕士一年级到博士三年级各个年级。本次沙龙主持人是邹海燕博士生。在正式开始主题讨论之前,大家分享了硕士三年级的同学找工作的一些经历和体会。大家直接感受目前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在现在的研究生的能力与就业市场需求不一致,我们仍然是传统的学术型培养方式,而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由此从就业难问题引入它的根源,也即本次讨论主题:究竟什么是应用型人才?
于是大家围绕着究竟什么是应用型人才展开了热议。首先是大家探讨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究竟有什么区别,然后探讨为什么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之后又探讨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最后大家又探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究竟会遇到哪些困难等。
在大家热烈讨论的基础上,王教授最后做了精彩的总结点评。他先是总结了应用型人才提出的背景――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然后指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正视就业压力的唯一正确的举措;接着分析怎样从理论上认识应用型人才――两者区分的关键就在于面向不同,学习主体不同,看问题的视野不同;最后指出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从课程内容改革入手,教学方法改革是关键,评价制度改革是前导,课程体系完善是保障。
今晚的沙龙让大家受益匪浅。大家都意识到当前大学教学中存的问题是多么严重,但同时也意识到要解决这些问题是多么的困难。问题的解决需要一场改革。然而,这种改革可能会会遇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传统观念的影响甚至是阻力。王教授指出这种改革是整体转型,而不是局部的个别的转变。王教授通过他的言行所表现出的学者的责任感令我们每个人十分感动和鼓舞。他认为改革的第一步总是最难的,但难也要做下去,要从个人做起,关注现实,关心学生。不要把现实的东西当成应然的东西。现实的东西不都是合理的。正因为不合理才需要我们每个人去研究它,完善它。我相信,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个研究生学习和未来参加工作提升自己进步的座右铭!

(向桂君供稿)

上一条:王洪才教授应邀做“大学教学评估”专题报告
下一条:谭诤、刘一彬、徐魁鸿博士生参加“中芬高等教育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