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南光路一号

邮箱:xmdxgjzx@xmu.edu.cn

电话:0592-2187552

传真:0592-2189065

学术快讯

国学大师钱穆的校友观――石慧霞博士生学术报告纪实

2010-06-12 张仕婧 点击:[]

钱穆先生是中国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亦被中国学术界尊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大师。作为香港新亚书院的创办人,他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许多启示。6月12日上午,2007级博士生石慧霞给大家带来了一场关于钱穆大师的学术报告,名为“国学大师钱穆的校友观”,报告选题新颖、论述生动。潘懋元先生、刘海峰院长、谢作栩老师、杨广云老师以及众多硕博士生参加了本次例会。
报告中,石慧霞博士生简略介绍了钱穆先生的生平和教育实践活动,重点对钱穆先生关于校友与母校关系的“校友观”进行了梳理、评述和分析,主要概述为以下三点:第一,“大学乃‘好校友’之谓也”。钱穆先生认为除了校舍、图书、师资以外,毕业生更是衡量学校成绩的主要标尺。一个学校若能栽培出青年们好的品格来,比能指导青年们有好的学问,更为有成绩。第二,“大学对校友负有无尽的责任”。钱穆先生指出学生涉足社会后,学校对毕业生的责任仍要延续,因为毕业生在社会中的所有表现,都是他们在学校所受教育的体现。学校教育随着学生一道接受着社会的考验,因此“为人之师,教书育人,当有内心自省。”第三,“校友会是大学发展的基础”。钱穆先生认为只有伟大的校友才能成就伟大的母校,学校的声望与基础,是要靠校友们来树立的。
作为一名教育理论研究者,同时也是厦门大学校友会的工作者,石慧霞博士生最后将研究结论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得出启示认为:当今高校应当理性认识校友与大学发展的关系,转变大学校友工作的基础,把校友工作纳入到大学育人工作中来。母校对校友责任无尽,校友则对母校尊爱无尽。
潘先生、刘海峰院长及其他与会的各位老师对报告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鼓励石慧霞博士生今后进一步加深、拓宽校友研究的领域,争取将校友工作研究纳入到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范畴,得出更多指导实践的结论。

上一条:潘懋元教授率博士生赴天福茶学院调研
下一条: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召开首次工作会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