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1日上午,厦门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大会在厦门宾馆明宵厅隆重举行,市领导陈炳发、洪碧玲、詹沧洲、何清秋、臧杰斌、翁云雷等出席表彰大会并为获奖者代表颁奖。我院林金辉教授、郑若玲教授、王洪才教授和吴薇助理教授等出席了大会。
此次会议由市政府副市长臧杰斌主持。我校校长、市社科联主席、本次评委会主任朱崇实代表评委会首先通报了本次评奖活动的评审情况。接着,臧杰斌副市长宣读了《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决定》。最后,市委常委、副市长、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委会主任詹沧洲代表市委、市政府对获奖者表示祝贺。他指出,广大社科工作者当前要紧紧围绕我市“十二五”发展规划,把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重点在增创经济特区新优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文化强市”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密切和深化对台交流合作、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等六个方面下大气力、出好成果。
据悉,厦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委宣传部直接指导,市社科联具体组织,以市政府的名义表彰的我市社会科学的最高奖项。此次厦门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选是对近三年厦门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也是贯彻党中央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文件精神的一次总动员。本次评选活动共收到参赛作品710项。经过学科评审组初评、专家复评组复评和评审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审定,评出162项获奖成果。我院近年来各项科研成果突出,在本次表彰中共获奖项9项,其中专著奖2项、论文奖7项。
我院获奖名单如下:
专著一等奖:
林金辉教授 海西青年创业教育和创业环境研究
专著二等奖:
覃红霞副教授 高校招生考试法治研究
论文一等奖:
王洪才教授 大学排行版:现状、困境、展望
论文二等奖:
郑若玲教授 高考对社会流动的影响――以厦门大学为个案
陈兴德副教授、潘懋元教授
“依附发展”与“借鉴―超越”――高等教育有两种发展道路比较研究
论文三等奖:
李泽�教授 大众化时期教学与科研关系审视
武毅英教授 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现状的思考
张亚群教授 从探索规律到阐释文化――教育史研究的新路径
吴薇助理教授 荷兰莱顿大学人才培养的传统与启示
教育研究院
|
|
|
|
上一条:史秋衡教授访英顺利归来
下一条:王洪才教授应邀赴上海参加“哲学在教育和教育研究中的角色”国际学术研讨会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