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8日上午八点三十分,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协作组和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承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在厦门大学颂恩楼215会议室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瞿振元教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高教学会顾问潘懋元教授,中国高教学会副会长范文曜教授,中国高教学会副会长、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研究机构协作组组长、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教授,中国高教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海峰,中国高教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刘献君教授,中国高教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眭依凡,中国高教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中国高教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吴岩教授,中国高教学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协作组副组长、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应强教授,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研究机构协作组秘书长、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史秋衡教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郑冰冰,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别敦荣教授等,共34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瞿振元会长主持。
本次会议有三个议题:1.201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暨高等教育学会年会主题的讨论及会议相关筹备工作的汇报;2.厦门大学牵头建立高等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咨询会;3.高等教育学会组织十二五科研课题的补充立项。前两项议题在上午完成,第三项议题以分会场的方式在下午平行召开。
2014年高等教育国际会议论坛暨高等教育学会年会主题拟定为:“政府、大学、社会:高等教育现代化”,这个大论题之下分设了12个小的议题,叶之红副秘书长就年会主题的来源及内涵进行了报告。瞿会长补充:“此次会议的主题是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为背景,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应该如何现代化?希望各位委员能够围绕这一主题提出具有思想性、学术性、前沿性及引领性的建议。”
第二个议题由厦门大学副校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邬大光教授结合厦门大学前期筹备情况汇报高等教育如何组织全国的力量建立高等教育的协同创新中心,并征求建议。首先,邬大光教授就暂定名称征求委员会成员的意见。经过激烈的讨论,大家比较倾向于“高等教育质量建设”这一名称。接着,邬大光教授就协同机构提出一个设想:在高等教育学会的支持下,在高教研究机构协作组的基础上,由厦门大学牵头,组织一个高等教育方面的协同创新中心。委员们提出了许多可行性建议。
下午的会议围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的十二五课题召开,组织一批新课题立项,进行审议工作,提出咨询性意见。
会议结束后,与会的委员会委员在颂恩楼前合影,此次会议圆满结束。
供稿人:石佳丽
|
|
|
|
上一条:南非知名学者Prof. Magda Fourie-Malherbe在我院举办“厦大高教讲座”
下一条:《中国高教研究》编委会会议在我院顺利召开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