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南光路一号

邮箱:xmdxgjzx@xmu.edu.cn

电话:0592-2187552

传真:0592-2189065

学术快讯

《中国高教研究》编委会会议在我院顺利召开

2014-07-02 张仕婧 点击:[]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中国高教研究》编委会、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研究机构协作组和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承办的“《中国高教研究》编委会会议”于2014年6月27日晚在教育研究院会议室顺利召开。来自全国的20余位编委专家及高教研究领域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就《中国高教研究》的发展作了大会发言。
     参会专家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瞿振元教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高教学会顾问潘懋元教授,中国高教学会副会长范文曜教授,中国高教学会副会长、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研究机构协作组组长、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教授,中国高教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海峰,中国高教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刘献君教授,中国高教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眭依凡,中国高教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中国高教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吴岩教授,中国高教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高教研究》主编王小梅,中国高教学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协作组副组长、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应强教授等。
     会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教授主持,以各位专家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首先,《中国高教研究》主编王小梅对杂志的办刊情况进行了汇报,总结了所取得的成绩及不足之处,并就如何面对信息化时代对纸媒的挑战,学会办刊的优势和劣势等问题征求专家的意见。随后,与会专家纷纷围绕王小梅主编的问题发表了意见。潘先生对杂志近些年来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同时指出,作为有影响的刊物,不仅要发表成果,而且要积极引导研究,发挥刊物对于研究的组织、引领作用。吴岩教授认为本杂志应该与其他杂志的作者群、读者群有所不同,使得读者从不同杂志里获得不同的信息,并提出了“存史、资政、预警、导言”的办刊方针。邬大光教授提出了杂志主题策划的方案。刘献君教授认为杂志应发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作用,关注教育教学、管理(决策)等核心问题,他认为可以本杂志可以开设特色栏目以吸引读者。眭依凡教授认为高等教育是开放性的,需要向国外学习,不要闭门办刊物,应吸纳海外杰出的专家学者参与研究,另外本杂志应抓住中国高等教育现阶段及以后高教发展的关键问题,准确把握理论现行的需要。刘海峰教授认为本杂志的研究应介于学术性和政策性之间。秦惠民教授认为刊物应有目的的关注前沿问题(学术、政策、社会)。张应强教授认为本刊应定位于中国高教学会会刊,注重实践性、应用型和群众性,关注重大政策以及现实问题。胡建华教授认为本刊应反映中国高教研究水平,反映学会的工作面貌。宣勇教授认为要提高办刊的深度和规范性,发挥学会的资源优势。雷庆教授、范文曜教授、李硕豪教授、胡赤弟教授、卢晓中教师、阎光才教授等分别发言。
     最后,瞿振元会长对大会进行了总结,对与会专家的建议表示了感谢并祝愿杂志越办越好,“《中国高教研究》编委会会议”圆满结束。

                                                                                                        (撰稿人:白杨杨)




上一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我校顺利举办
下一条:张亚群教授新著《中国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研究》出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