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8日至10日,我院刘海峰教授和程伟博士生应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中清教授的邀请,出席了由该院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主题为“Rewriting the Past: Historical Big Data and a Scholarship of Discovery”,主要议题是“New Sources for Quantitative Social History”。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爱荷华大学、犹他大学、日本丽泽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中研院”、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西大学等十余所大学(或研究院)的30位学者参与了此次研讨会。
6月9日上午,刘海峰教授作了题为《科举文献可供量化研究的方面》(Possibilities for Quantitative Research with Keju Documents)的报告。刘教授首先从科举文献的定义入手,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科举文献的存世情况,总结出科举文献具有种类繁多、数量巨大、自成体系、具有国际性和命运多舛的特点,并就科举文献中可做量化研究的方面作了重点介绍与分析。刘海峰教授的报告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我院博士生程伟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就明清乡试定量研究的资料来源及其运用作了介绍,并参与了会议讨论。两位师生赴港开会的所有费用均由邀请方负责。
李中清教授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之子,曾任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密歇根大学教授,是社会科学史研究的倡导者,也是将社会科学的计量方法应用于分析历史数据的先行者。由李中清教授领衔完成的《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52-2002》在《中国社会科学》(2012)和三联书店(2013)出版后,在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与会期间,李中清教授与刘海峰教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商谈了将来在教育史方面进行合作研究的意向。
(程伟 供稿)
|
|
|
|
上一条:我院2013级博士生作“民办艺术院校特色发展之路”的调研总结报告
下一条:覃红霞老师做关于美国平等与自由法律阐释的学术报告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