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南光路一号

邮箱:xmdxgjzx@xmu.edu.cn

电话:0592-2187552

传真:0592-2189065

学术快讯

刘海峰、张亚群、郑若玲教授等出席第十一届科举学会议

2014-11-20 张仕婧 点击:[]

2014年11月13日―15日,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广东讯飞启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来自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湖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日本福冈教育大学,日本东北大学、韩国首尔大学等数十家国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及出版社的近80名研究科举制和科举学的学者聚首羊城,就科举文化发掘与传承、科举制度与教育改革等专题进行深入研讨。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58篇。
厦门大学这次有众多师生与会。教育研究院院长、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教授在此次会议上所作《清代广东贡院与乡试的特点》主题报告,以其图文并茂,观点新颖而引起与会专家的浓厚兴趣;郑若玲教授《弱势群体的高考公平诉求――兼论科举公平之启思》大会报告,体现了科举学“古为今用”的深度拓展与人文关怀;张亚群教授《论唐代士人的科举心态与考试崇拜》反映了研究者“历史的视角,现实的情怀”的史学追求;吴光辉教授等的《宫崎史学与科举评价――以〈科举史〉为中心》分析了日本学者宫崎市定的名著《科举史》及其科举观;钱建状教授《宋代的府州贡院与贡院记》详细梳理了两宋贡院的基本情况;陈兴德副教授的《近代科举“污名化”现象研究》、覃红霞副教授的《平等与自由的法律实践――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关于大学招生的判例与启示》、 博士生程伟的《清代河南进士地理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杜春燕的《科举民俗研究的价值、目标与方法》等研究报告都体现了厦门大学研究团队在科举学的不同研究领域、不同研究视角下的拓展与探索。此外,还有近十位院友参加了这次盛会。
此次会议由国内招生考试信息化服务提供商中的佼佼者广东讯飞启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办,因此大会特意安排了与现实相关度很高的高考研究专题。教育部考试中心原主任杨学为、赵亮宏,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原司长王炽昌及部分省市教育考试院的领导干部与会,进一步突显了科举学的现实意义。会议期间,杨学为研究员、胡平研究员代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为落户广东讯飞启明的“科举文化研究委员会华南研究基地”揭牌,同时还举行了讯飞启明考试文化博物馆开馆仪式。该馆是国内首个以考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这是继上海、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之后,科举学研究与博物馆建设的再次“联姻”,反映出国内科举研究以博物馆为载体,建设科举文化体验和展示中心、科举制度研究中心和科举文物保护中心的一种新趋势,体现了科举研究与现实需求的良性互动。
刘海峰教授作大会总结发言时指出:考试招生改革问题历来在中国受到高度关注,作为国内少有的考试研究研讨会,科举制与科举学学术研讨会贯彻古为今用的原则,将历史考察与现实改革相结合,通过每年一届高水平学术会议的推动,科举研究、考试研究将取得更加丰富的成果,也将继续为繁荣学术、社会进步服务。

(杜春燕 供稿)

上一条:文静助理教授作“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教学反思”学术报告
下一条:我院师生参加第七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