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2日,由安徽省教育厅和德国下萨克森州科文部共同举办、合肥学院和黄山学院承办的“第七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大会”在合肥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和德国的300余位政府官员、学校领导、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管理者参加了此次大会。我院王洪才教授、赵叶珠教授以及罗先锋、刘丽建、解德渤三位博士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大会由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教授主持,合肥市副市长吴春梅女士、德国下萨克森州国务秘书比内吉特霍内女士为大会致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教授作《地方应用型高校发展》特邀报告,提出如何构建区域特色的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的命题。德国学术交流中心驻北京办事处主任施多恩博士区分了中国语境下的“应用技术大学”与德国体制中的“应用科学大学”,并指出其中所带有的文化误解,颇引人深思。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程艺教授从三个层面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应用性”作出解读:获得一技之长,解决生存问题;掌握必要理论知识,解决发展问题;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解决创造问题。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副校长谢尔曼教授指出,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型。至于如何保障,关键在于师资建设上(由院系自主招聘、漫长的选拔时间、严格的选拔程序)。
应大会邀请,王洪才教授作了《发展应用技术大学:中国的选择与困惑》的主题发言,指出发展应用技术大学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福音,同时也是一种理性选择。但目前由于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定位不清晰(究竟是一种办学层次还是一种办学类型)、传统封闭的办学体制以及高校领导者等现实问题限制了走向我们技术发达时代的步伐。该报告中提出的理论命题与现实困境引起与会代表的共鸣,原下萨克森州科文部高校发展规划处处长费希特教授在大会报告总结中作出重要点评。
此次大会有6场主报告、33场分报告,这些报告主要集中在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问题、学科专业建设问题、校企合作问题、质量评估问题、德国双元制问题以及中德合作问题等方面。作为高等教育研究重镇,我院有责任解答目前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理论难题。

(文 解德渤 图 刘丽建)
|
|
|
|
上一条:刘海峰、张亚群、郑若玲教授等出席第十一届科举学会议
下一条:来自英国赫尔大学的两位知名学者到我院作学术讲座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