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南光路一号

邮箱:xmdxgjzx@xmu.edu.cn

电话:0592-2187552

传真:0592-2189065

学术快讯

陈武元教授做题为“科研思维与项目申报的技巧”学术报告

2016-09-27 张仕婧 点击:[]

9月26日,我院学术例会在502报告厅如期举行。我院教授、厦门大学社科处处长陈武元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科研思维与项目申报的技巧”学术报告。报告由郑冰冰书记主持,潘懋元先生、杨广云副教授、覃红霞副教授、陈兴德副教授、乔连全副教授、吴薇副教授、周序助理教授等教师及许多博、硕士生出席了此次报告会。

陈教授首先通过数据呈现与分析,对我院目前的科研情况进行总结,由此引出报告的主题与目的: 强调科研思维在课题申报中的重要性以及项目申报的技巧细节,以此为我院教师在申报科研项目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陈教授对“科研思维”进行了一番抽丝剥茧式的解读: 基于科学研究的目的性,做科研要求具备敏锐的问题意识以及选用符合选题要求的研究方法。科研思维包含的五个“性”(评判性、一致性、简洁性、清晰性与完整性),揭示了养成科研思维所必须遵循的原则。随后,在阐述项目设计的基本框架时,陈教授以评审专家的角度概括了项目的评审要点,并结合优秀案例,逐条强调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规划项目的论证要求。最后,针对申报课题的技巧,陈教授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选题的先进性以对学术前沿高度的把握为前提,而选题的价值则在于瞄准国家战略需求。

在问答互动环节,对我院师生的热烈提问,陈教授均给予大家充分的回答。最后,潘先生再次强调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他指出,问题意识一方面源于对理论前沿的把握,这是避免选题出现重复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源于对国家政策文件的深刻理解。他举例说,他在阅读政府文件时,通过反复推敲“混合所有制”的深层含义,并将这一概念从经济学领域引入高等教育研究中,设计了“现代大学公私混合所有制研究”课题并获得全国“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

“甘坐板凳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陈教授中间引用的潘先生治学格言一语道出了科研态度的真谛,也是这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给我们的启发。

(供稿人:孙莉)



上一条:我院师生代表参加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
下一条:我院文静助理教授作“美国社区学院人才培养制度的重设与评估”的学术报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