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懋元先生、刘海峰院长等出席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第八次年会
11月2日至5日,我院潘懋元先生、刘海峰院长、王洪才老师、乔连全老师等人参加了由上海交通大学高教所承办的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年会。本次年会围绕“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教改革与发展”这一主题,征集论文160余篇,参会代表人数达到三百余人,创下历届最高记录。
在开幕式上,潘先生以“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的特殊任务是什么?”为切入点,回顾了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的成立和历次年会的主题选择背景,强调该学会的任务是要加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同时加强理论研究以为实践服务,两大任务不能偏废,而学科建设是基本任务,也是区别于其他学会的特殊任务,在当前高等教育学硕、博士点迅速增加的情况下,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在学科建设方面更应大有作为。
刘海峰院长在会上做了“院校合并、升格与发展中的更名问题”的学术报告。他将院校更名现象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以风趣幽默的口吻娓娓道来,使原本较严肃的会场气氛变得轻松活跃,在说到厦门大学“行到长汀偏不更名,坐在厦门永不改姓,是中国大学中的一条好汉!”时,更是博得热烈掌声,也为厦大赢得了“好汉大学”的美名。
王洪才老师在其“论现代大学制度的结构特征”的报告中,从现代大学制度的概念辨析入手,指出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特征是适应性,即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从这一核心特征出发,王老师指出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能够主动反映社会需求的机制,因此,应建立有效的社会参与大学管理的机制。王老师的报告引发了与会代表的激烈讨论,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会议的最后一个程序是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理事会的换届选举,新一轮的理事会成员中,我院潘懋元先生被聘为学会终身名誉理事长,刘海峰院长当选副理事长, 邬大光教授当选常务理事,谢作栩教授当选为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洪才教授当选为学会理事。
在会议中场休息时间,我院师生和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借机拍了几张合影,为此次盛会留下了美好的纪念。
供稿:罗丹
|
|
|
|
Previous:史秋衡教授应邀赴台学术访问并做系列专题讲座
Next:我院张亚群老师参加2005年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年会
【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