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Address: No. 422 South Siming Road, Siming District, Xiamen, Fujian

Email: xmdxgjzx@xmu.edu.cn

Phone: 0592-2187552

Fax: 0592-2189065

Academic News

Home >> News&Events >> Academic News >> Content

潘懋元教授作《从宏观背景理性地观察国学潮》的学术报告

2006-12-12 张仕婧 Clicks:[]

12月11日上午,教育研究院会议室的学术例会上,师生济济一堂、座无虚席,聆听了我院名誉院长潘懋元教授的一场题为《从宏观背景理性地观察国学潮》的发人深省的学术报告。
潘教授高屋建瓴、高瞻远瞩,以一个世纪学术老人的经历,从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下,针对国际国内的“国学潮”,回顾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尊孔与反孔两大社会浪潮激荡冲突的社会背景与根源,尤其重点回顾了厦门大学国学院的创办、停办过程及“林文庆与鲁迅之争”的“治理与革命”之争的实质。潘教授从“历代王朝,在夺取政权之前到掌握政权之后,无不轻视儒者、打击儒学转变为尊重儒学、重用儒术;孔子的谥号不断追高:从文宣公到文宣王,从先圣到至圣――大成至圣 文宣王”的历史发展史实中,深刻总结出“革命要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必须打倒维护旧社会的孔家店;治国要安定社会秩序,必须借助儒家的治国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结论并在回顾建国后“批孔”和“破四旧”的沉痛的历史严酷教训中,深刻阐述了“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复兴国学,提倡儒学,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历史必然”,并谆谆告诫大家:“时代在前进,复兴不是复古;要以与时俱进、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扬弃、勇于创新的精神复兴国学,不能胶柱鼓瑟、食古不化;否则,就会阻碍改革、开放的道路”。同时,潘先生进一步强调:“为使国学复兴、与时俱进,就必须体会孔子作为‘时之圣’的与时俱进的思想精神,必须扩大视野,海纳百川;应当广泛容纳、吸收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教育学家、汉语言文学家、艺术家、未来学家等多学科学者来参与国学研究,对国学进行分析、扬弃与创新;要以科学发展观研究国学,创建现代化的国学”。讨论中,潘先生回答了部分师生提出的探讨性问题并进一步阐述了对国学及国学潮的深刻见解。
潘先生的适时报告,对当前大家如何理性地认识“国学潮”,确实起到了理论上的正本清源、实践上的拨乱反正的作用,犹如拨开迷雾见晴天,使大家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柳暗花明。
(06博 董立平供稿)

Previous:2005年度社科获奖全记录
Next:潘懋元先生主编的《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一书获奖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