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底至9月初,我院范怡红教授赴爱尔兰和英国进行学术交流。范怡红教授于2007年8月30-31日在都柏林学院大学参加“高等教育研究者协会第二十界学术研讨年会”。此会议的主题是“大学的研究使命”,由德国卡塞尔大学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Barbara M. Kehm教授与都柏林学院大学的Patrick Clancy教授主持召开。此会议共有四个主题,分别为:一、大学基础研究的现状与未来:组织结构与条件; 二、大学基础研究的现状与未来:文化的影响; 三、大学研究与创新体系:国家视角的与欧洲的视角;四、研究培训的未来。该协会主要由欧洲高等教育研究者所组成,近年来有少数美洲学者加入,范怡红教授作为首次参加此会议的华人学者代表,于8月31号下午在“大学研究与创新体系”为主题的研讨会上作了题为“培养知识型社会新人才的四维动力体系:大学―企业―政府―学校之间的合作关系”的报告,扩大了“三螺旋模型”的研究框架,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关注和对该议题的进一步讨论。
范教授还于9月1号到9月2号参加了在都柏林城市大学举行的“高等教育改革第四届国际研讨会”。此会议的主题为“变化中的学生与变化中的大学:发展与政策”。此次会议的研讨围绕六个分主题“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与实践”,“有关入学与学习机会的国家政策”,“研究生教育和教育与学习”,“新一代学生与新的学习方式”,“新政策,新教学人员和新学生”和“地区与跨地区的学习,以及教育和学习的经济事宜”。会上奥地利克莱姆斯多瑙大学(Donau-Universitat Krems)的Ada Pellert教授作了题为“教育与学习的机遇和大学机构面临的挑战”的主题报告。范教授于9月1日在题为教育与学习的研讨会上作“在中国高等教育背景下创造创新型学习环境:冲破文化与学科的束缚”的报告,与会代表认为该报告像一缕清风,为开拓未来学习新视野注入了新思想和新行动。9月2日下午范教授还应邀参加了题为“新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的团组发言,并和与会代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会议主办方代表,都柏林城市大学负责学习与创新的副校长玛利亚•思萝薇教授为该研讨会作了开幕和闭幕报告,并于9月2日晚邀请与会代表参观了都柏林市中心有特色的文化场所,访问了4位爱尔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昔日创作文学作品的故居和酒吧。此行使与会代表深深感受到爱尔兰的文化艺术氛围和独特的酒吧艺术形式。
爱尔兰之行之后,范怡红教授于9月4号到9月7号应JohnTaylor教授之邀访问英国南安普顿大学高等教育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JohnTaylor教授是该中心主任,于今年3月访问过我院,并与我院签署了学术交流、合作研究、互派学者和研究生的意向性协议。在范教授访问期间,Taylor教授进一步介绍了该中心的学习和研究项目,并希望我们两单位的交流合作关系能够得到实质性的进展。在访问期间,Taylor 教授还陪同范教授参观了南安普顿附近的历史名城,Winchester,Romesy 和史前遗迹Stone Henge。通过这次访问,范教授不仅了解了该中心的学术与研究特点,也了解了当地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双方都有意争取积极促进两单位的进一步合作和交流。
|
|
|
|
Previous:王洪才教授赴京参加“海峡两岸高校内部治理”学术研讨会
Next:朱宇博士做统计方法及应用学术报告
【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