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上午学术例会上,我院张亚群教授、林上洪博士生分别为师生作了《东瀛行:学术盛会,非诚勿扰――第五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剪影》、《主体教育与教育主体》两场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杨广云副院长主持,王洪才教授、武毅英教授、郑若玲教授、陈兴德老师、连进军老师以及众多博士生、硕士生近百人参与了例会。
由日本北海道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主办的第五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8月27日至28日在札幌举行,这是继2005年厦门大学举办的第一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又一学术盛会,共收到论文30篇,我院刘海峰教授、张亚群教授应邀参加。在今天的报告中,张亚群教授重点评介了这次国际学术会议的主要内容、与会专家论文报告的基本观点及国际影响;总结和分析此次研讨会的跨学科、国际化、影响广等特点。报告还引述了刘海峰教授在大会上的致词:“科举学者,今日东亚学术之新潮流也”,充分显示出科举研究旺盛的学术生机。
此外,张亚群教授还与大家分享了他赴东京参加早稻田大学文学院“2009年科举班”学术座谈会及日本文化的观感与收获,展示了参观北海道大学、早稻田大学、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精彩照片。本次报告图文并茂,妙语连珠,激起了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学术盛宴。
随后,林上洪博士生作了题为《主体教育与教育主体》的报告。主要从理论上探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问题。通过对“主体”、“主体教育”、“教育主体”等相关概念的解释与梳理,提出他对“学生主体论”的质疑,认为把“学习”混淆或等同于“教育”是一个认识误区,应该肯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唤醒教师教育主体意识。杨广云副院长、郑若玲教授、王洪才教授、张亚群教授、车如山博士生等对这一话题各抒己见,对报告中“教育资源是教育主体延伸形态”的见解颇有争议,并引发了大家更为深入的思考。
刘毳 供稿
|
|
|
|
Previous:史秋衡教授一行联办中美高等教育研讨会归来
Next:潘先生等参加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
【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