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0日14点,“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学术研讨会总结大会在厦门大学克立楼三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潘懋元教授、刘海峰院长、谢作栩教授以及各位专家学者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刘正伟教授、阎光才教授、秦惠民教授和陆根书教授分别主持。
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研究所所长卢乃桂教授通过实证调查法对大陆和香港两地教师对“服务”的看法,进而提出研究型大学教师“服务”责任观的建构问题。浙江万里学院党委书记、执行校长陈厥祥教授采取个案法――以浙江万里学院为例,论证了潘先生思想在实践中的重要影响力和价值。还有不少专家学者从多学科的视角来探讨高教研究的社会责任问题。比如浙江师范大学鲍嵘教授从政治学的观点研究了当前的高教改革,论述了高等教育政治学的动力、命题与品质定位问题;中国传媒大学高教所杨旭东所长从思想史的角度对高教研究的社会责任进行的研究;李盛兵教授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走出去就成为我国高教研究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武汉理工大学刘智运教授则从史学视角讨论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学的建立过程,使我们在温习前人艰辛历史的同时更好的展望未来、把握未来。
会议最后,王洪才教授、赵叶珠副教授、张祥云教授分别对上午“理论研究者的社会责任”、“潘懋元先生与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问题研究”三个分论坛的研究讨论活动做了总结发言。我院谢作栩教授对本次“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学术研讨会做了总结致辞,并概括了会议的五个主要特点,一是“视野开阔、内容丰富”、二是“重视理论研究”、三是“重视务实研究、实证研究,态度严谨”、四是“会议气氛热闹和谐”、五是“对潘先生的学术思想、教育艺术、人生哲学做了系统研究和梳理”。
在对潘先生的祝福和对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美好明天的期盼声中,本次“潘懋元教授从教75周年庆典暨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学术研讨会”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落下了完满的帷幕。
(学术部 张玲)
|
|
|
|
Previous:理论争鸣 智慧闪烁――记学术研讨会之“理论研究者的社会责任”分论坛
Next: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记学术研讨会之“潘懋元先生与高等教育研究”分论坛
【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