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09年《中国教育报》“学者专栏”刊载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教授的30余篇学术随笔之后,2010年1月以来,《科学时报》的“大学周刊”开设“海峰随笔”专栏,陆续刊载刘海峰教授的系列学术随笔。
刘海峰教授应约每月在“海峰随笔”专栏上发表一篇学术随笔,连同之前在该报发表的随笔已有十多篇。这些系列随笔既包括刘海峰教授对于“大学之道”的个人观察与思考,如《世界顶尖大学印象》、《深泉学院:世界高校中的另类》、《研究型大学的“两校互竞现象”》、《大学校史不可牵强附会》、《高校更名不足为奇》、《高教研究能否称“学”》,又有像《高考未必“一考定终身”》、《30年高考的回顾与思考》、《高考制度与诺贝尔奖》、《苏东坡的感叹》等关于高考制度的反思与评论。此外,还包括刘海峰教授关于治学的感悟与体验,如《大学教师要追求以学问为乐的境界》、《里面的世界很精彩》,以及其他一些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思考和评论,如《科举就像古代帆船》、《勉力捐款 勤苦向学》、《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成立小记》等。
这些系列精品随笔见微知著、观点独到、思想深刻,且文笔优美,具有很强的学理性与可读性,体现出了刘海峰教授教育理论的精深与文史功底的深厚,深受各方面的好评。
《科学时报》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性大型科技类主流媒体,其中的“大学周刊”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共办,以大学为报道对象,涵盖大学教学、科研、产业发展、校园文化、国际竞争等各个方面。《科学时报》“海峰随笔”是该报首次以作者名字设立专栏,这既反映出刘海峰教授在高等教育研究方面的学术声望,也扩大了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在全国高等教育界的学术影响。
(刘希伟 供稿)
|
|
|
|
Previous:我校刘海峰教授做客贵师大“为科举正名”
Next:林金辉教授应邀赴福建水利电力学院作学术报告
【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