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积极推进教育部及高等教育司2011年工作要点,提升高校教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下,“2011高校教师发展国际研讨会”于2011年9月20-22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东北师范大学主办,中国海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协办。来自国内外121所高校和15家科研机构的350余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我院的吴薇助理教授应邀参加了此次大会并作大会报告。
开幕式上,李智代表教育部高教司作了讲话。他分析了目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已成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教育部计划建设一批国家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他希望通过此次会议的召开,各高校能积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创造性地开展教师发展工作,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出贡献。
本次会议以“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为主题,与会者围绕着“高校教师发展制度化”、“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高校教师发展研究进展”以及“ICT支持的高校教师发展”发展等分议题共同探讨我国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状况与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开展教师发展制度化、组织化、数字化等方面研究与工作,以及如何促进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会议共收到77篇主题论文,有12位专家学者作了特邀报告,18位专家学者作了大会报告。吴薇老师应邀作了大会报告,题目为《大学教师信念比较研究: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吴老师指出,教师信念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和教学改革成败,目前国际上对大学教师信念比较研究的重视正日益凸显。加强中外大学教师信念比较研究一方面能够拓展高等教育中的教学问题,尤其是促进大学教师信念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推进不同文明之间大学教育的交流与对话。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需要改革者和教师共同关注教师信念;全球化时代的教与学需要大学教师理解他国的教师信念。我国教育研究界应加强对大学教师信念研究的重视,并创造机会开展跨文化比较研究,以为我国大学教师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此外,吴老师还介绍了我院的基本情况以及与莱顿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开展的中荷研究型大学教师信念比较研究的设计等。报告引起了许多参会者的关注与讨论。
(2010级硕士生 罗俊艳)
|
|
|
|
Previous:洪志忠助理教授做“教师绩效评价的政策分析”的学术报告
Next:王洪才教授、郑若玲教授、乔连全助理教授应邀参加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