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上午,立夏之后的微风带来更多暖意,郑若玲教授从台湾访学归来,为本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临海听风两岸近 一苇杭之同胞亲――访台学术乐旅散记》的学术报告。院会议室座无虚席,潘懋元教授、别敦荣教授、张亚群教授等老师及博硕士生共40余人参加。
郑老师的报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台湾近期教育改革热点及争议做了介绍与点评,包括台湾大学多元入学制度尤其是繁星推荐管道的改革、十二年国教、陆生、大学学费上涨等四个议题。郑老师指出,台湾地区的教育改革热点及争议,正是大陆正在面临或是即将面临的问题,两岸教育有诸多相似的困境,将来应该有更多交流与合作,以相互借鉴,互相温暖。第二部分为学术活动及参访见闻。据悉,郑老师此次由台湾中华发展基金会资助,应淡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政所杨莹所长的邀请访台两个月。除了从事学术研究外,还为淡大的博、硕士生分别开设了讲座,应邀到暨南国际大学、铭传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彰化师大、台中教育大学等校演讲交流,到台南大学、铭传大学等参加学术会议,并参访了大考中心、中研院、政治大学、文化大学、中正大学、东海大学等相关单位以及台北、台中、苗栗等地几所中、小学和托幼机构。第三部分为台湾印象。郑老师从政治到新闻,从社会文明到普通民众的待客之道,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台湾。第四部分是“到此一游”图片展。大量有相当拍摄水准的精美图片,让我们得以跟随郑老师的介绍畅游宝岛。
郑老师将2个月的访学日程排得满满当当,参与如此多的学术活动、走访如此多的机构,让在场的学生无不感叹,一位学者只身背上行囊,行走在宝岛台湾,孤独的访学却是满载而归,这个过程绽放的美好,记录下郑老师对待学术认真与努力的态度,让我们深受启发。而郑老师精炼深入的教育改革介绍与点评、生动风趣的语言、精美多彩的图片,则让我们享受了一顿“美味”的学术飨宴。
2010硕 杨济莲
|
|
|
|
Previous:宋巧燕博士作《〈红楼梦〉中文学教育与科举关系探析》的报告
Next:张亚群教授做《经典的魅力――美国核心文本与课程协会第18届年会侧记》的学术报告
【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