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2015-2025年成果获奖情况 |
序号 | 姓名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奖励名称 | 获奖类型 | 获奖级别 | 获奖日期 | 获奖等级 |
1 | 史秋衡 等 | 高等学校分类设置与质量提升研究 | 著作 | 福建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省级奖 | 2023-12-29 | 一等奖 |
2 | 别敦荣 | 普及化高等教育专论 | 著作 | 福建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省级奖 | 2023-12-29 | 一等奖 |
3 | 史秋衡 等 | 高等学校分类设置与质量提升研究 | 著作 | 厦门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地市级 | 2023-02-24 | 一等奖 |
4 | 史秋衡;康敏 | 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及其设置标准研究 | 专著 | 福建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省级奖 | 2021-12-30 | 一等奖 |
5 | 潘懋元 | 大学教师发展论纲——理念、内涵、方式、组织、动力 | 论文 | 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 成果奖 | 部级奖 | 2020-12-17 | 一等奖 |
6 | 张亚群 | 《中国教育活动通史》(8卷,主编第3卷 ) | 著作论文 | 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 成果奖 | 部级奖 | 2020-12-16 | 一等奖 |
7 | 吴薇 | 研究型大学教师的学术生涯 | 论文 | 厦门市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地市级 | 2019-12-01 | 一等奖 |
8 | 王洪才 | 论高等教育“适应论”及其超越——对高等教育“理性视角”的理性再审视 | 论文 | 厦门市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地市级 | 2016-12-01 | 一等奖 |
9 | 文静 | 大学生学习满意度实证研究 | 专著 | 厦门市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地市级 | 2016-12-01 | 一等奖 |
10 | 刘海峰 | 高考改革论 | 著作 | 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 成果奖 | 部级奖 | 2015-12-01 | 一等奖 |
11 | 史秋衡;康敏 | 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及其设置标准研究 | 专著 | 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 成果奖 | 部级奖 | 2024-07-20 | 二等奖 |
12 | 邬大光 等 | 我国高校大规模线上教学的阶段性特征——基于对学生、教师、教务人员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 | 论文 | 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 成果奖 | 部级奖 | 2024-07-20 | 二等奖 |
13 | 别敦荣 | 现代大学制度:原理与实践 | 专著 | 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 成果奖 | 部级奖 | 2024-07-20 | 二等奖 |
14 | 李澄锋 | 论文发表与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的倒 U 型关系——基于全国博士毕业生调查数据的分析 | 论文 | 厦门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地市级 | 2023-02-24 | 二等奖 |
15 | 覃红霞 等 | 不同学科在线教学满意度及持续使用 意愿——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 的 实证分析 | 论文 | 厦门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地市级 | 2023-02-24 | 二等奖 |
16 | 郭建鹏 等 | 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与模型— —基于 311 所本科高等学校的学情调查 | 论文 | 厦门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地市级 | 2023-02-24 | 二等奖 |
17 | 史秋衡;张妍 | 中国终身学习话语体系的嬗变与重构 | 论文 | 厦门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地市级 | 2023-02-24 | 二等奖 |
18 | 陈兴德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经验、问题与趋势 | 论文 | 福建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省级奖 | 2021-12-30 | 二等奖 |
19 | 邬大光;李文 | 我国高校大规模线上教学的阶段性特征——基于对学生、教师、教务人员 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 | 论文 | 福建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省级奖 | 2021-12-30 | 二等奖 |
20 | 刘海峰 | 高考改革新方案的顶层设计与实践推进 | 论文 | 福建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省级奖 | 2021-12-30 | 二等奖 |
21 | 刘振天 | 共治·分类·增效:新时代高校教学评估变革的三个向度 | 论文 | 福建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省级奖 | 2021-12-30 | 二等奖 |
22 | 郑若玲;凌磊;庞颖;徐东波 | 中国教育改革40年:高考改革 | 专著 | 福建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省级奖 | 2021-12-30 | 二等奖 |
23 | 别敦荣 | 现代大学制度:原理与实践 | 著作 | 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部级奖 | 2021-09-16 | 二等奖 |
24 | 史秋衡 | 国家大学生学情发展研究 | 著作 | 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部级奖 | 2021-09-16 | 二等奖 |
25 | 史秋衡 | 国家高校分类体系及其设置标准实证研究 | 专著 | 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 成果奖 | 部级奖 | 2020-12-17 | 二等奖 |
26 | 别敦荣 | 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 | 专著 | 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 成果奖 | 部级奖 | 2020-12-17 | 二等奖 |
27 | 刘海峰 | 考试历史的现实观照:融汇古今的教育研究 | 著作 | 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 成果奖 | 部级奖 | 2020-12-17 | 二等奖 |
28 | 张亚群 | 《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 著作论文 | 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 成果奖 | 部级奖 | 2020-12-16 | 二等奖 |
29 | 徐岚;陶涛;吴圣芳 | 以学制改革为切入点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厦门大学的行动研究 | 论文 | 厦门市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地市级 | 2019-12-01 | 二等奖 |
30 | 文静 | 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模型修订与动向监测 | 论文 | 厦门市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地市级 | 2019-12-01 | 二等奖 |
31 | 邬大光 | 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相关性分析——基于中美大学本科毕业率数据的比较分析 | 论文 | 福建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省级奖 | 2019-12-01 | 二等奖 |
32 | 史秋衡 等 | 国家大学生学习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 专著 | 福建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省级奖 | 2019-12-01 | 二等奖 |
33 | 史秋衡 | 国家高校分类体系及其设置标准实证研究 | 专著 | 福建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省级奖 | 2018-11-01 | 二等奖 |
34 | 刘海峰 | 科举停废110年祭 | 论文 | 福建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省级奖 | 2018-11-01 | 二等奖 |
35 | 林金辉 | 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报告(2010-2015) | 专著 | 福建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省级奖 | 2018-11-01 | 二等奖 |
36 | 郭建鹏 等 | 大学生课堂体验对学习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多水平分析的结果 | 论文 | 厦门市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地市级 | 2016-12-01 | 二等奖 |
37 | 史秋衡 | 教育率先现代化: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纪念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30周年 | 论文 | 厦门市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地市级 | 2016-12-01 | 二等奖 |
38 | 陈武元 等 | 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现实与课题 | 译著 | 福建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省级奖 | 2016-06-01 | 二等奖 |
39 | 刘海峰 | 高考改革:公平为首还是效率为先 | 论文 | 福建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省级奖 | 2016-06-01 | 二等奖 |
40 | 潘懋元 |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 | 著作 | 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 成果奖 | 部级奖 | 2015-12-01 | 二等奖 |
41 | 郑若玲 | 世界一流大学多样化招生政策研究——基于案例分析的视角 | 著作 | 福建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省级奖 | 2023-12-29 | 三等奖 |
42 | 覃红霞 等 | 不同学科在线教学满意度及持续使用意愿——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的实证分析 | 论文 | 福建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省级奖 | 2023-12-29 | 三等奖 |
43 | 郭建鹏 等 | 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与模型——基于311所本科高等学校的学情调查 | 论文 | 福建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省级奖 | 2023-12-29 | 三等奖 |
44 | 刘振天 | 文科知识生产的本土逻辑及高校新文科建设的路径 | 论文 | 福建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省级奖 | 2023-12-29 | 三等奖 |
45 | 李澄锋 | 论文发表与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的倒U型关系——基于全国博士毕业生调查数据的分析 | 论文 | 福建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省级奖 | 2023-11-16 | 三等奖 |
46 | 徐岚 | 大学教师的学术责任:流沙之上的朝圣之路 | 著作 | 厦门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地市级 | 2023-02-24 | 三等奖 |
47 | 陈武元 | 高校三大职能与其经费筹措能力的关系研究——基于美日比较的视角 | 论文 | 厦门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地市级 | 2023-02-24 | 三等奖 |
48 | 陈斌 | 从“表现主义” 到“本质主义” :大学学术评价指标化的支配及其超越 | 论文 | 厦门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地市级 | 2023-02-24 | 三等奖 |
49 | 郭建鹏 等 | 大规模疫情时期如何开展在线教学?——高校在线教学模式及其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 | 论文 | 厦门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地市级 | 2023-02-24 | 三等奖 |
50 | 郑若玲 | 高考:在教育与社会之间 | 著作 | 厦门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地市级 | 2023-02-24 | 三等奖 |
51 | 赵婷婷 | 高等教育研究范式: 基于对学术共同体的考察 | 论文 | 厦门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地市级 | 2023-02-24 | 三等奖 |
52 | 吴薇等 | 高校教师在线教学经历对自我教学评价的影响——基于全国 334 所高校在线教学的调查分析 | 论文 | 厦门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地市级 | 2023-02-24 | 三等奖 |
53 | 王洪才 | 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论略 | 论文 | 福建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省级奖 | 2021-12-30 | 三等奖 |
54 | 覃红霞 | 高考法律问题研究 | 著作 | 福建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省级奖 | 2021-12-30 | 三等奖 |
55 | 郑若玲;凌磊;庞颖;徐东波 | 中国教育改革40年:高考改革 | 著作 | 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部级奖 | 2021-09-16 | 三等奖 |
56 | 张亚群 | 从经学到国学:近代大学传统学科变革的逻辑 | 论文 | 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部级奖 | 2021-09-16 | 三等奖 |
57 | 邬大光 | 论我国高等教育学体系的特殊性 | 论文 | 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部级奖 | 2021-09-16 | 三等奖 |
58 | 王洪才 | 学科排名:利大还是弊大——对我国学科评估特征、正当性与机理的省思 | 论文 | 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部级奖 | 2021-09-16 | 三等奖 |
59 | 覃红霞 | 高考法律问题研究 | 专著 | 厦门市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地市级 | 2019-12-01 | 三等奖 |
60 | 李国强 |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展望 | 论文 | 厦门市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地市级 | 2019-12-01 | 三等奖 |
61 | 陈兴德 |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领域”之争——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的考察 | 论文 | 厦门市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地市级 | 2019-12-01 | 三等奖 |
62 | 覃红霞 | 大学与政府之间的法律关系研究 | 专著 | 福建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省级奖 | 2019-12-01 | 三等奖 |
63 | 刘海峰 | 建议在13个省区设立教育部直属高校 | 研究报告 | 福建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省级奖 | 2019-12-01 | 三等奖 |
64 | 郭建鹏 | 翻转课堂与高校教学创新 | 专著 | 福建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省级奖 | 2019-12-01 | 三等奖 |
65 | 陈兴德 |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领域”之争——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的考察 | 论文 | 福建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省级奖 | 2019-12-01 | 三等奖 |
66 | 武毅英 | 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与社会分层 | 专著 | 福建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省级奖 | 2018-11-01 | 三等奖 |
67 | 文静 | 大学生学习满意度实证研究 | 专著 | 福建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省级奖 | 2018-11-01 | 三等奖 |
68 | 覃红霞 等 | 厦门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效研究报告 | 论文 | 厦门市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地市级 | 2016-12-01 | 三等奖 |
69 | 吴薇 | 中荷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环境观比较研究——基于莱顿大学与厦门大学的调查 | 论文 | 厦门市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地市级 | 2016-12-01 | 三等奖 |
70 | 陈兴德 | 晚清科举评价的负面化倾向 | 论文 | 厦门市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地市级 | 2016-12-01 | 三等奖 |
71 | 王璞等 | 历史计量方法在西方大学史研究中的应用——基于《大学史》杂志的分析 | 论文 | 厦门市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地市级 | 2016-12-01 | 三等奖 |
72 | 吴薇 | 中荷研究型大学教师信念类型与取向之比较——基于厦门大学与莱顿大学教师的问卷调查 | 论文 | 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部级奖 | 2016-11-01 | 三等奖 |
73 | 陈兴德 | 晚清科举评价的负面化倾向 | 论文 | 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部级奖 | 2016-11-01 | 三等奖 |
74 | 张亚群 | 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 专著 | 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部级奖 | 2016-11-01 | 三等奖 |
75 | 史秋衡 | 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研究 | 专著 | 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部级奖 | 2016-11-01 | 三等奖 |
76 | 潘懋元 | 做强地方本科院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专著 | 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部级奖 | 2016-11-01 | 三等奖 |
77 | 张亚群 | 《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 专著 | 教育部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部级奖 | 2016-10-01 | 三等奖 |
78 | 武毅英 等 | 劳动力市场分割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流动 | 论文 | 福建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省级奖 | 2016-06-01 | 三等奖 |
79 | 史秋衡 等 | 我国大学生学情状态与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 | 论文 | 福建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成果奖 | 省级奖 | 2016-06-01 | 三等奖 |
80 | 史秋衡 |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研究 | 著作 | 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 成果奖 | 部级奖 | 2015-12-01 | 三等奖 |
81 | 鲍威;吴嘉琦 | 政府治理视阈下高等教育空间布局对创新经济的驱动效应 | 论文 | 第十四届钱学森城市学(教育)金奖 | 成果奖 | 其他 | 2024-09-21 | 其他 |
82 | 郭建鹏 等 | 高校教师教学投入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基于全国本科高校教师调查的实证分析 | 论文 | 第三届《江苏高教》中青年优秀论文 | 成果奖 | 其他 | 2024-03-19 | 其他 |
83 | 别敦荣 | 谁有资格“读博”?——基于个人经历的认知 | 论文 | 2023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优秀论文 | 成果奖 | 其他 | 2024-03-16 | 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