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简报

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南光路一号

邮箱:xmdxgjzx@xmu.edu.cn

电话:0592-2187552

传真:0592-2189065

工作简报

厦门大学高教中心2014年度第二季度工作简报(总第五十四期)

2019-02-22  点击:[]

一、 基地重大项目研究进展

重大项目之一:大学生学习质量调查研究

课题负责人:史秋衡教授

该项目已经申请结题。

重大项目之二:现代大学制度原理与中国大学模式探索

项目负责人:王洪才教授

该项目已经申请结题,目前正在处理后续工作。项目成果《中国大学模式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构》已于20141月由教育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项目负责人王洪才教授多次接受环球时报(英文版)及中国青年报采访。

 

重大项目之二: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教育审视与治理

课题负责人:武毅英教授

该项目已开始进入结题阶段。

 

重大项目之三:中国近代私立大学招生考试研究

项目负责人:张亚群教授

   该项目目前正按既定的科研计划顺利进行。

重大项目之四: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建设与高等教育改革问题研究

项目负责人:林金辉教授

该项目正按课题计划顺利进行,6月份已提交项目中期检查报告。项目负责人林金辉教授发表期刊论文1篇,即《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内部教学质量保障基本要素及路径》,《中国大学教学》2014年第5期。

 

重大项目之五:中国科举通史

项目负责人:刘海峰教授

目前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六位作者分头进行断代科举史的大纲撰写。

 

重大项目之六:世界一流大学多样化招生政策研究

项目负责人:郑若玲教授

 该项目目前搜集了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一流大学招生政策相关资料,按课题计划顺利进行。本阶段,已发表8篇以基地为第一署名单位的期刊论文,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将高考分数标准由“硬”调“软”》(2014513日第15版)。

 

二、 研究成果

1. 别敦荣.论我国大学章程的属性.《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第2

2. 别敦荣.制定大学章程的策略探析.《现代大学教育》,20142

3. 别敦荣.大学学术委员会的性质及其运行要求.《中国高等教育》,20148

4. 别敦荣.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思考.《大学(学术版)》,20142

5. 刘海峰.江南贡院的命运.《社会科学战线》,20146

6. 王洪才.中国大学为何难以实现以学术为本.《探索与争鸣》,20144

7. 武毅英.现阶段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服务体系建构——以USES项目为例.《中国高等教育》,20146

8. 郑若玲.高考招生改革应与高中教育有机衔接.《中国高等教育》,20147

9. 郑若玲.自主招生需抓住机遇大胆前行.《大学教育科学》,20143

10. 郑若玲,刘盾.台湾“十二年国教”解析、问题与启思.《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2

11. 郑若玲,刘盾.台湾技职校院招生SWOT分析.《复旦教育论坛》,20143

12. 蔡培瑜.澳大利亚大学招生考试制度的分析与启示——与新南威尔士大学为例.《复旦教育论坛》,20143

13. 李欣.加拿大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现状透视.《复旦教育论坛》,20143

14. 郑若玲.为了强预测力无偏见性的考试(译).《中国考试》,20146

15. 郑若玲,杨济连.高中招生方式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以厦门市为例.《苏州大学学报(教科版)》,20141

三、 学术活动

         1.主办讲座

本阶段,中心主办1场厦门大学南强学术讲座,5场厦大高教讲座。即,

     (1421,上海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所所长杨德广教授应邀为本中心师生做一场题为《再论大学的性质与功能——与展立新、陈学飞商榷》的厦大高教讲座。

     (2522,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文学院Volker Bank 教授应邀为本中心师生做一场题为《The Reforms of Bologna – On a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paradox in Tertiary Education(博洛尼亚进程的改革--第三级教育在政治和经济中的悖论)的厦大高教讲座。

    (3523,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许美德教授应邀为本中心师生做一场题为Past and Future in Canadian University Linkages with China: Best Practices and Next-Generation Challenges。》的南强学术讲座。

   (4525,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沈红教授应邀为本中心师生做一场题为《大学教师发展十问》的厦大高教讲座。

   (5526,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教育学院Adam R. Nelson教授应邀为本中心师生做一场题为《美国赠地学院与威斯康辛思想》的厦大高教讲座。

   (661-4日,张亚群教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参加核心文本与课程国际研讨会。

   (7616,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叶一舵教授应邀为本中心师生做一场题为《我国大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本土化的视角》的厦大高教讲座。

      2.参加会议

[1] 331-42刘海峰教授到四川师范大学电影学院访问考察;

[2] 47,基地副主任郑若玲教授为美国维克森林大学社会学系师生做《China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 Profile》的学术报告;

[3] 425-26日,基地主任别敦荣教授在河南驻马店参加“产教融合国际论坛”,并受邀做一场题为《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战略》的报告;

[4] 423-29日,林金辉教授应邀访问香港大学,与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Gerard A. Postiglione 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就香港政府立项科研项目“香港与内地高等教育一体化”举行三次沙龙;425,在香港大学做一场题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历史和现状”的学术演讲。

[5] 426-28日,基地主任别敦荣教授应邀至青岛参加“院校研究理论研讨会”,并做一场题为《院校研究理论体系建设》的报告;

[6] 429-30日,林金辉教授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调研,并做题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历史和现状》的学术演讲。

[7] 54,潘懋元先生、邬大光教授、别敦荣教授率领本中心2013级博士生赴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开展实践调研活动;

[8] 56,潘懋元先生、邬大光教授率本中心博士生团赴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参观、调研;

[9] 510-11日,基地主任别敦荣教授应邀至重庆参加“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发展战略研讨会”,并做题为《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发展路径》的报告;

[10] 68-10日,刘海峰教授应邀出席由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主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Rewriting the Past: Historical Big Data and a Scholarship of Discovery.

[11] 620,基地主任别敦荣教授应邀至山东济南参加“山东社科论坛”,并做题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报告;

[12] 621-22日,基地主任别敦荣教授应邀参加“两岸高教治理论坛”,并做题为《大陆高校教授治学的理念、制度、矛盾与策略》的报告。

上一条:厦门大学高教中心2014年度第三季度工作简报(总第五十五期)
下一条:厦门大学高教中心2014年度第一季度工作简报(总第五十三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