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重大出版与获奖情况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最终成果、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刘海峰教授等著《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一书于2009年9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是由刘海峰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这一重大课题项目,于2003年12月获得批准立项,2004年4月在厦门大学举行开题会,经过四年多的攻关研究,最终于2008年4月顺利通过了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织的课题鉴定。
2、2009年8月,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揭晓,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潘懋元教授牵头的“学术沙龙:情理交融中的人才培养实践” 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3、2009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公布,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刘海峰教授的《科举学导论》获得一等奖(著作类),邬大光教授等的《中国高校贷款:问题与对策》获得二类奖(研究报告类),潘懋元教授等的《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演变的历程――20世纪到21世纪初》获得三等奖(论文类)。
二、中心人才培养的重要突破
1、2009年7月,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一批新增专业学位类别的研究生培养单位,批准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计划从2010年开始招生。
2、2009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首批获得批准开展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15所研究生培养单位名单,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名列其中。
三、基地重大项目进展情况
(一)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课题负责人史秋衡教授。
该项目已经完成,正在等待教育部社科司结项通知。至结项时,课题组成员发表了10篇课题署名CSSCI论文,以及6篇其他相关CSSCI论文和1篇非CSSCI论文,形成了基础性研究的系列专项研究论文集,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40万字的课题研究总报告。
(二)高等教育发展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课题负责人王洪才教授。
本项目为期三年,目前已经完成项目研究,已经出版有《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专著一部,正在等待教育部社科司接项通知。
(三)构建高校“全人”教育体系与和谐社会的发展研究,课题负责人谢安邦教授。
目前课题工作进展顺利,已经进入最后的研究阶段,近期拟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项目研究专著一部,各项工作正有序进行。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对人力资源配置的作用与影响研究,课题负责人武毅英教授。
今年是本课题研究的第三年,课题组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目前已联系厦门大学出版社,准备在2009年出版研究成果的主体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对人力资源配置的作用与影响――以中央部委属院校为例》。此外,课题组已经发表论文多篇,课题组成员今年以来出席高校毕业生创业等多项会议,课题进展顺利。
(五)民办高校产权、兼并、倒闭问题研究,课题负责人邬大光教授
本课题进展顺利。课题组正从民办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等理论视角入手,通过被兼并、倒闭的民办高校案例,形成明晰民办高校产权的方案与建议,为教育决策提供咨询和参考。
(六)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研究,课题负责人张亚群教授
课题组目前正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课题研究人员正以高等教育学基本理论为指导,从传统高等教育资源转化、中外文化教育交流、高等教育机构变迁、课程变革、人才转型等多重维度,全面考察和分析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动力、过程、特征和影响,深入探讨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制约因素、基本经验和历史教训。
(七)中国与欧洲大学教师发展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比较研究,课题负责人范怡红教授
本专题研究正按预期计划顺利开展,今年以来,课题组相关成员已经陆续发表论文多篇。
(八)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走向与质量保证,课题负责人林金辉教授
本课题在林金辉教授主持下进展顺利,课题组成员刘志平、翁海霞、鄢晓等已经分别发表文章多篇,此外,多位研究生围绕本项目撰写硕士论文,这为本项目顺利完成打下良好基础。
(九)高考改革与入学机会公平研究,课题负责人郑若玲教授
在郑若玲教授主持下,本课题已经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陆续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
三、第二季度主要的学术交流情况
1、8月16日潘懋元教授等参加了由皖西学院承办的应用型本科数学类课程建设研讨会。与会人员就应用型本科问题、数学课程改革、教材编写等热点问题进行研讨。
2、8月26日至9月5日,应日本北海道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的邀请,刘海峰教授、张亚群教授赴日本札幌,参加了“第五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3、8月28日,由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举办的“大学文化与思想解放高层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潘懋元教授等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了“文化创新――大学教授的艰难选择”的专题发言。
4、9月11日,刘海峰教授赴北京参加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成果出版座谈会”。
5、9月28-29日,潘懋元教授、刘海峰教授、谢作栩主任赴昆明参加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
6、9月16日至18日,林金辉教授出席在大连召开的“全国中外合作办学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并作题为“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问题与趋势”的大会演讲。
7、9月18日,刘海峰教授参加了由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举办的“高校招生与宪法平等学术研讨会”。
四、中心专职研究员第三季度发表的CSSCI文章
1、潘懋元.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的挑战.教育发展研究,2009,07
2、潘懋元.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高等教育研究,2009,05
3、潘懋元. “依附发展”与“借鉴-超越”――高等教育两种发展道路的比较研究,高等教育研究,2009,07
4、潘懋元.金融危机的挑战 高等教育的应对 农业院校的机遇,高教探索,2009,04
5、刘海峰.高考改革的思路、原则与政策建议,教育研究,2009,07
6、邬大光.高等教育地方化研究的新进展――《地方大学办学特色研究》代序,高教探索,2009,03
7、史秋衡. 在反思与觉醒中寻求高等教育研究范式――2009全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协作组会议综述,中国高等教育,2009,08
8、史秋衡.英国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路径选择:从院校竞争走向国家整体协调,高等教育研究,2009,06
9、王洪才.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创立、再造与转向,厦门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03
10、王洪才. 金融危机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思考,复旦教育论坛,2009,01
11、陈武元. 我国普通高校经费筹措的实证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09,07
12、陈武元. 日本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之路,现代大学教育,2009,04
13、郑若玲. 高考“替人受过”:现象及其本质,复旦教育论坛,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