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教育部原副部长林蕙青博士受聘厦门大学兼职教授,并出席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庆学术周学术论坛,向全校中层以上干部、辅导员和本中心师生作了题为《把握新形势、落实新要求、全面提高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专题学术报告。

她首先对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41年院庆学术周开幕表示祝贺,充分肯定了教育研究院41年来取得的成绩。随后,她带领大家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为从全国看,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领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正在如火如荼、扎实有序地开展,正在形成新时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强劲势头。她就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旋律、方向要求、目标要求、任务要求、改革要求、时代需求等6个方面系统全面地阐述自己的认识。
她认为,第一,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主旋律,需要把“两个根本”落到实处。突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突出立德树人核心地位,是中央针对我国教育发展现阶段的突出问题作出的战略选择和部署。突出人才培养主旋律,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应对时代新变革和新挑战的战略选择。第二,深刻理解把握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要求,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方向。针对高校工作实际,理想信念教育要在坚持好“三个规律”,即“思政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突出在实效性上下更大功夫,取得更大的进展。第三,深刻理解把握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需要把构建更加全面的教育体系落到实处。各级各类教育都要从转变观念开始,全面贯彻落实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高教战线要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努力构建更加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特别要着力解决好办学中的弱项和缺项。第四,深刻理解把握新时代人才培养的任务要求,需要把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落到实处。实现内涵式发展、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要从形成更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先进的教学体系、更先进的教学方法手段、更优良的教风和学风等5个方面加大力度,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第五,深刻理解把握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改革要求,需要把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落到实处。落实机制的关键是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要求我们对高考改革进行再认识、再深化、再完善、再推进,充分发挥高考正向指挥棒作用,并且进一步提高指挥能力和水平。第六,深刻理解把握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需要把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落到实处。高等教育要更加主动适应新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学科专业结构,大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时代新人。
最后,她指出,今后一段时期,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主题,把握新形势,落实新要求,全面提高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她希望教育研究院努力打造大团队、构建大平台、研究大问题、贡献大成果,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