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高等教育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
欢迎词
刘海峰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很高兴在此与香港大学华正中国教育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中华高等教育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首先,我代表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全体师生,向海内外前来参加会议的各位贵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时序已经入冬,但大家的热烈参与,共同欢聚一堂,却使我们感到分外的温暖。大家以文会友,切磋琢磨,真是其乐陶陶,不亦乐乎?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是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是在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的一个全国性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是目前全国唯一的高等教育研究的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其前身是创建于1978年5月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当时是中国第一个高等教育专门研究机构。也是中国第一个有权授予高等教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单位。或许厦门大学早就注定会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研究,因为1921年4月开办厦门大学时定下的校训是“自强不息”,7月新校长林文庆上任后将校训改为“止于至善”。后来又演变为两者的结合。“止于至善”这四个字隐含着“大学之道”的意蕴,由于“止于至善”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的最高境界或最终目的在止于至善,因此,厦大的校训中实际上就有“大学之道”的含义在内。当然,事在人为,厦门大学之所以会特别重视高等教育研究的真正原因,还在于高教所的创办人潘懋元先生的远见卓识,早在1958年就率领其他人一同编出《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正是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才会在全国率先建立高等教育研究室。
近年来,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科又有新的发展。继1988年之后,2002年本学科点再次被评为全国唯一的高等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底,在“211工程”一期建设的基础上,“高等教育研究”继续成为厦门大学“211工程”二期重点建设项目。2003年,以本中心为基础获准设立厦门大学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心现有专职研究人员21名,兼职教授18名。已毕业博士42人,硕士 115人。目前在学博士生61人,硕士生59人。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国内外同行的关心和帮助下,我们一起构筑了一个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为今后加强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本次会议主要探讨大陆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国内外高等教育研究界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主题包括中华文化与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大陆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比较;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比较;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比较。实际上议题还包括高等教育理论的一般问题,涉及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方面面。这次会议提交的论文数量多、质量高,各位代表的光临为本所的师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
感谢香港大学华正教育研究中心的同仁,他们为会议的组织工作,尤其是海外代表的联络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这是我们两个教育研究机构第一次紧密合作举办学术会议,我们相信,以此为基础,在今后还能共同举办更多更好的学术会议。
各位代表在会议期间有何需要帮助的问题请随时向会务人员提出,衷心祝愿各位代表在开会期间身体健康,研讨顺利。让我们共襄盛举,一同将这次会议举办成功!
谢谢大家!
|
|
|
|
上一条:“中华高等教育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厦大召开
下一条:“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测评体系及质量控制高级研修班”在厦门大学圆满结束,本中心史秋衡教授做专题讲座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