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南光路一号

邮箱:xmdxgjzx@xmu.edu.cn

电话:0592-2187552

传真:0592-2189065

学术快讯

我校赴欧高教考察团圆满归来

2005-10-28 张仕婧 点击:[]

我校赴欧高教考察团圆满归来
2005年10月22日晚,由学校潘世墨副校长和我院谢作栩副院长带领的12人赴欧高教考察团圆满结束为期12天的行程,顺利返回厦门。随行的成员还有我院潘懋元教授、杨广云副院长、范怡红教授、王洪才教授、武毅英教授、黄建如副教授、肖海涛博士后、高晓杰博士、赖铮博士生、吴薇硕士生。他们先后到访的国家有挪威、荷兰、德国、卢森堡、法国、丹麦等,参观考察的高校有挪威科技大学、挪威奥斯陆大学、挪威工商管理学院、荷兰莱顿大学和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考察团首站抵达挪威科技大学,参加于10月12日至14日在该校举行的“UNIQUAL 2005高等教育质量国际学术研讨会”。该会议由厦门大学、挪威科技大学和立陶宛考纳斯理工大学三方联合举办。此次会议的主题为“Learning and China”。来自中国、挪威、立陶宛、瑞典、芬兰、塞尔维亚、南非等国的高等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官员等60余人就全球化、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对高等教育质量所带来的冲击进行热烈的讨论。讨论还涉及“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的影响,教师教育的发展、学习方式的转变等多个方面。“博洛尼亚进程”是29个欧洲国家于1999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提出的欧洲高等教育改革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整合欧盟的高教资源,在2010年以前实现欧洲高教和科技一体化。大会分主题报告和小组讨论两部分。以潘懋元先生为首的我校与会代表都登台做了精彩的报告,引起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特别是潘先生在10月13日下午所做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的主题报告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兴趣和关注。
在潘先生的主题报告后,大会举行了《潘懋元――一位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创始人》(英文版)的首发仪式,潘懋元先生还兴致勃勃地为与会代表签名赠书。该书是由挪威科技大学教授Arild Tjeldovll在我院做访问学者期间就开始着手准备、历经两年精心写成的。这本书的出版不仅有助于外国高等教育学界增进对中国高等教育学创始人潘懋元先生的了解,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还让更多的外国学者对发展中的中国高教事业有更加客观的了解。
在随后的行程中,考察团先后参观访问了荷兰莱顿大学和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等两所世界一流大学。荷兰莱顿大学是荷兰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创建于1575年,迄今仍完好地保留着中世纪的遗风。这里走出了四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洛伦兹曾在这里求学,爱因斯坦在这里担任了26年的客座教授,这里有世界上第一座低温物理实验室,拥有顶级的医学研究中心,诞生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心电图仪。在莱顿大学访问期间,该校国际交流处负责人导引大家参观了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国际交流办公楼和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学术部大楼。随后,莱顿大学校长雷伊莫尔、汉学系主任柯雷和国际交流处负责人等同我校考察团成员进行了愉快友好的交流,并就莱顿大学与厦门大学的多方合作勾画了蓝图。莱顿大学校方为我院考察团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午宴。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Ecole Normale Superieure in Paris) 是法国最知名的精英大学,法国大革命的风暴造就了它。200多年来,从这里走出了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5位菲尔兹奖获得者,还有一位总统和两位总理。著名的巴斯德医学在这里诞生,狂犬、炭疽、霍乱疫苗也在此相继问世。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国际交流处处长、历史系教授向考察团介绍了该校历史和办学经验。考察团成员就巴黎高师的招生情况、培养方式、办学经费筹措等诸多方面进行了问询。
作为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一项重要活动,考察团一行还在途中到访了卡尔•马克思的故乡――德国摩泽尔河畔的特里尔古城并参观了马克思故居展览馆。
(教育研究院 2004硕 吴薇)

上一条:林钟敏教授和硕士生申爱华参加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
下一条:厦门大学与挪威奥斯陆大学、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与奥斯陆大学教育系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