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峰教授列新浪2005年度文化人物第五位
2005年11月14日,我院刘海峰教授入围2005年度文化人物,并在2006年1月5日截止的网络票选中列第五位。本次入围的年度文化人物还有季羡林、金庸、何祚庥、刘心武、贾平凹、纪宝成、李欧梵、陈丹青、崔永元、阎崇年、靳尚谊等11人。目前排在前五位的是金庸、崔永元、刘心武、季羡林和刘海峰,他们的得票比例分别为35.9%、29.45%、 27.86%、26.87%和26.78%。评选结果将由网络票选和专家评审共同确定,网络票选结束后,将进入专家评审阶段,最终评选结果将在2006年1月中旬颁奖晚会正式公布。最终胜出者将获得年度文化人物奖,2004年度文化人物为金庸。
本次“年度文化人物”评选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络媒体――“新浪网”率20多家著名的平面媒体、杂志和电视台共同在全球范围推出的“网络中国”大型评选活动之一。本次“网络中国”评选是互联网行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为贴近网民生活的一次活动,涵盖文化、科技、金融、体育、娱乐、新闻等九大领域,包揽了2005年几乎所有最热门、最流行的网民话题与焦点人物。该项评选活动于2004年首度推出,其前身为大家熟知的新浪网年度十大新闻人物评选。
一般认为,刘海峰教授入选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他发表在《书屋》(2005年第1期)上的万言长文《为科举制平反》一经刊布,便广为流传,影响深远;二是作为“科举学”的首倡者,他首次在大学开设“科举学导论”课程,并推出了长达50万字的国内首部《科举学导论》,该书从构思到完稿历时十四年之久;三是2005年9月2日,即科举废止百年纪念日,由他在厦门大学召集举办的“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成为国内科举百年祭的唯一大型纪念活动,在人们几乎忘却科举百年这一重要纪念年份的情况下,引发了重新认识科举制的研究热潮和纪念高潮,使2005年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文化界的“科举年”。
刘海峰教授的入围引起福建媒体的广泛关注,主要报纸争相推出大幅报道和深度专访。首着先鞭的是《厦门日报》,该报于2005年11月21日以“新浪评选年度文化人物厦大刘海峰教授入选”为题进行了报道;11月24日,《海峡导报》刊发了“厦大教授入围中国年度文化人物”的报道;11月26日,《东南早报》以“厦大教授入围新浪2005年年度文化人物”为题做了专访报道;12月1日,“厦大教授刘海峰目前名列第五”见诸于厦门晚报;12月16日,《东南快报》隆重推出题为“为科举制‘平反’的厦大博导”的深度专访;《海峡导报》12月2日第18版还发表了“我要为科举制平反”的整版文章。
|
|
|
|
上一条:王洪才教授做教育改革的方法论思考报告
下一条:敢为天下先 ――潘懋元教授应邀给广东省博士后做大会报告侧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