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南光路一号

邮箱:xmdxgjzx@xmu.edu.cn

电话:0592-2187552

传真:0592-2189065

学术快讯

喜报:我院2项目获批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9年度重大项目

2009-11-26 张仕婧 点击:[]

2009年11月25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织专家严格评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9年度重大项目,共有258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和12项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通过评审。我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潘懋元教授申报的《在终身教育体系平台上的多种教育模式研究》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海峰教授申报的《自主招生与高考改革研究》获准立项。

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从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出发,按照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基础和应用研究的要求,从1999年开始到2001年分三年滚动评审确定100个左右具有国家级水平的重点研究基地进入建设计划,通过深化科研体制改革、 组织重大课题研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和动态监测评估等措施,围绕体制改革、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咨询服务等项任务的落实,打下坚实的科研基础; 到2001年,使列入建设计划的重点研究基地具有明显的科研优势和特色;到2005年,使每个重点研究基地的整体科研水平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再经过几年的建设力争在国际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
我院于2000 年1月以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为基础,组建成立了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并于2000年9月5日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地聚集和培养优秀学术人才,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针对学科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组织高水平研究的新型科研组织,在产出创新成果,形成学术交流开放平台,带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巩固前期成绩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提高、注重内涵发展,使重点研究基地成为“211工程”、“985工程”平台建设的核心和支撑,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充分发挥着“思想库”和“人才库”的作用,以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为龙头和契机,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体制改革和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2004 年,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通过教育部第一期基地建设检收,现正进行第二期基地建设。

09级博士生冯用军

上一条:《中国教育报》刊载刘海峰教授专栏系列学术随笔
下一条:2008级博士生代表作武汉调研汇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