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南光路一号

邮箱:xmdxgjzx@xmu.edu.cn

电话:0592-2187552

传真:0592-2189065

学术快讯

在汤逊湖畔感受和收获――教育研究院2008级博士生调研团赴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调研侧记

2009-11-20 张仕婧 点击:[]

应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的邀请,2009年11月11日至17日,教育研究院潘懋元教授和邬大光教授率领本院2008级博士生调研团赴武汉调研考察。同时,本次调研也是教育研究院博士生课程“中国高等教育问题研究”例行的实践教学环节。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位于江夏区汤逊湖畔,于1997年成立,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在办学过程中提出了成功素质教育的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现已在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实践环节、考试考核等多个方面开展实施。因此,此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对学校倡导和实施的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中的可行性与实践中的具体操作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为了更充分合理地安排出访行程,有效地完成调研任务,调研团在出发前多次召开班会,向每位同学征集所要从事的调研主题,并最终以小组的形式确定下来,使得每个人都能带着问题去从事调研;同时,调研团就各项主题所需的材料、调研对象以及调研方式等与校方积极联络,反复磋商和协调,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调研工作的深入进行;最后,对整个出行的事务性工作进行细致安排和分工,无论是常备药品的置购,出行车辆的安排,例行人员的点到,还是出访的联络安排、纪念品的准备、天气的预报以及拍摄工作等等,都事无巨细地落实在每一位同学身上,做到人人分工明确,为出行尽可能地提供后勤与保障工作。
11月12日上午,校方举行了隆重的见面会,学校主要领导及有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在听取了主题汇报之后,潘先生和邬教授对中南分校为此次活动所作的努力表示感谢,希望全体博士生能够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去发现和思考问题,将平日里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的调研中去。随后,陈小伟和葛喜艳代表08级博士生调研团向校方赠送了纪念品和我院的代表性著作。
会后,调研团以小组为单位很快投入到了各自的调研中去。此次调研共分成功素质教育和独立学院两大专题,下设八个小组,分别为:成功素质教育课程特色调查、大学生成功素质学生问卷调查、成功素质教育与产学研结合调查、大学生就业准备调查;后者包括独立学院董事会调查、独立学院专任教师发展自主性调查、独立学院招生状况调查以及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调查。虽然当地的气温骤降和突然降雪使得不少同学出现不同程度的感冒症状;另外由于行程安排比较紧张,每个小组基本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来整理和统计众多的问卷和材料,但是大家都不想错过这次难得的调研机会,都毫无抱怨地反复讨论有关调研的各种问题,其中有的小组连续几个晚上都忙碌到深夜才休息。
经过五天紧张的调研,16日下午校方专门举行了调研反馈会,08级博士生邹海燕代表调研团就此次调研的总体情况作了汇报。她首先对调研的基本情况作了介绍,此次共访谈了各类访谈者61位,举行了2次座谈会,发放了各类问卷1296份,听取了4门特色课程,并且查询了大量的学校原始文档资料;其次,她分别从课程、教师和学生三个维度介绍了调研的初步结果,认为学校制定的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已经基本落实在课程中;全校教师和管理者均比较认同成功素质教育这一理念;学生对成功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做法也比较认同。但是在调查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例如非专业素质学院与其他学院的协调度和配合度还有待加强;某些课程设置顺序不够合理;实训课程开设顺序不固定,随意性较大;全学分制是否能够量化;目前实施的成功素质教育功利性较强以及如何保证素质导师自身的素质等等。随后,博士生陈小伟、谭诤、葛喜艳、冯晓玲和吴滨如分别就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学生就业准备情况、学校的招生状况、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及《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26号令)对学校的影响及应对进行了简要汇报。
汇报结束后,先生对此次调研活动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此次调研活动得以顺利完成与校方的积极配合紧密相关,调研团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成功素质教育理论是对素质教育理论的一种丰富和发展。综合上述调查发现可以看出,全校师生以爱校的方式对学校表现出强烈的认同感;师生对成功素质教育都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和领会;调研团自身也对成功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可行性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他也指出,调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同样非常值得学校注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非专业素质量化制度的可行性、对师生的严格管理与自由空间的关系以及人文素质与成功素质的关系。学校领导对潘先生及08级博士生调研团队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表示虚心采纳,对先生一行为中南分校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希望藉此保持与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此次出行仅有短短的一周,但是给每一位同学的感受却极为深刻。这种感受一方面体现在,大家通过调研加深了自身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实践的认识,加深了对于高等教育理论学习的体会,尤其是对五所不同办学特色的独立学院的调研,更加有助于对于独立学院真实状况的了解,有助于大家从高等教育现实中去发现问题,逐渐养成勤于思考问题的意识。另外一方面大家对先生过人的意志品质和矍铄的精神面貌有了强烈感受。此次调研团的每位成员大概都不会忘记,当大家对于长时间滞留机场纷纷表示怨言,急躁不安的时候,先生却一如既往地与大家谈笑风生,淡然自若地和大家同吃机场提供的简易盒饭;当许多同学不能适应骤降的气温以至于纷纷感冒时,先生却依然健朗轻松地走遍了每一所调研的院校;当大家在为攀登黄鹤楼其实并不算太高的层级而略感腰酸腿痛,叫苦不迭时,先生却兴致极高,毫无倦态地观赏完景区地全部景点;当八个主题小组在先生房间内依次汇报各自的调研结果,从晚上九点半持续到十二点仍久久不能抵挡普遍睡意甚浓时,先生却在集中精力地仔细听取每位汇报者的发言,并不时插入自己新颖独特的思考和看法,类似这样的场景在调研期间比比皆是,不一而足。
虽然十一月的江城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虽然调研团的住处距离浩淼壮观的汤逊湖仅一箭之遥,但是大家却因为四处奔波调研而无暇观赏美景,这难免使人稍有憾意。子曰:见贤思齐焉。调研团的每位同学能够在短短的几天内,感受着先生精神的熏陶和浸润,大概这才是调研中最为弥足珍贵的体验和收获吧!
李力 撰稿

上一条:杨广云老师应邀接受厦门卫视采访
下一条:潘懋元教授率领2008级博士生赴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文华学院调研参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