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南光路一号

邮箱:xmdxgjzx@xmu.edu.cn

电话:0592-2187552

传真:0592-2189065

学术快讯

刘海峰教授在华中科技大学作学术报告

2009-12-18 张仕婧 点击:[]

2009年12月13日下午,刘海峰教授在华中科技大学作了一场“喻园教育讲坛”学术报告,报告题为《学术之道与学术之美――谈研究生职业选择与论文写作》。
刘海峰教授首先讲述了红道(从政)、黄道(经商)、黑道(学术)之间的不同、利弊,认为官宦生涯待遇与风险并存、商战生涯则是利益与挑战并存,而学术生涯则比较稳定,少有大起大落,往往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并且,刘教授犀利的指出,当前社会上是财迷心窍、官迷心窍的多,而学迷心窍的少。其次,刘教授重点讲解了“以学为业”的“五层次”,即“以学为乐业”、“以学为志业”、“以学为事业”、“以学为职业”、“以学为苦业”,还分析了学术职业的特点。讲座的第三部分,刘教授根据自己的学术经历,就同学们所关心的论文写作问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写学位论文不仅要有时间上的投入和艰苦的努力付出,更应当锻字炼句,使语言顺畅通达。刘教授还郑重的指出,做研究要严谨求实,一定要“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
讲座结束之后,刘教授还与在座的同学进行了交流。整个报告会精彩纷呈,气氛热烈,生动有趣,令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深受启发。刘海峰教授自《大学教师的生存方式》(《教育研究》,2006年第12期)发表以来,一直关心学术职业与学术生涯的研究。2009年3月16日《中国教育报》第5版“高教周刊”学者专栏还刊发了刘教授的《学术之美,一头雾水?》一文,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冯建民 供稿)

上一条:教育研究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教授Tapio Varis合作开展网络视频课程
下一条:刘海峰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作学术报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