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南光路一号

邮箱:xmdxgjzx@xmu.edu.cn

电话:0592-2187552

传真:0592-2189065

学术快讯

学术•大学•建筑•宗教融为一体――记08级博士生高燕的学术报告

2010-04-20 张仕婧 点击:[]

4月19日上午8点,08级博士生高燕在院会议室作了题为《第二届世界教育科学大会汇报》和《建筑•宗教•记忆――伊斯坦布尔大学印象》的学术报告。参加这次学术例会的有潘先生、杨广云老师、史秋衡老师、王洪才老师、武毅英老师等,还有我院众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
高燕博士生第一个报告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介绍这次科学大会的关注的若干个话题,如创新与创造力、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与成人教育和教育技术。其次分享了大会的亮点与参会的一些感受。其中提到了中国高等教育界在国际上的声音不够响亮等问题。接着高燕博士生带领大家介绍了在土耳其参观的三所古老的大学,比如历史悠久的伊斯坦布尔大学,该“大学的建筑特色是伊斯兰风格,并融入东西方元素,伊斯坦布尔大学与宗教的关系若即若离,在回归伊斯兰的呼声中,她保持着固有的矜持与冷静;伊斯坦布尔大学历经风风雨雨500多年,告别中古,却依旧有中古的情怀。”最后师姐用“永远出发却永无抵达”概括了伊斯坦布尔大学的特征。除了伊斯坦布尔大学之外,还有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和玛尔玛拉大学,均让我们领略了大学建筑与大学的灵魂,大学的适应与大学的落后,大学的张扬与大学的保守,在这里是如此的融洽与和谐。接着高燕博士生作了第二个《建筑•宗教•记忆――伊斯坦布尔大学印象》的学术报告,主要谈她对伊斯坦布尔大学的一些印象,主要从建筑、宗教和记忆三个部分进行阐释。高燕博士生带领大家领略了这个中世纪大学的古老的魅力,她谈到从本质来看,这所大学还是遵循了高等教育的内在逻辑,她的发展属于一个自然过程。无论如何,中世纪大学发展到今天,无法回避历史,更无法回避其社会责任。高燕博士生的整场报告图文并貌,生动全面,学术趣味很浓!
最后的讨论环节,史秋衡老师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重点介绍这次教育科学大会的主题报告及分会场的热点、难点问题。最后潘先生对这场报告作了点评,充分肯定了这场学术报告的价值,也提出了一些精辟的结论,如内涵丰富的大学往往其貌不扬,而一些富丽堂皇的大学没什么实质内容等,引发了大家对大学文化内涵的思考!最后报告虽在意犹未尽、轻松而又愉快的氛围下结束了,但报告中所提出的大学与建筑、宗教等的关系和大学建筑文化等一系列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思考与进一步的探索!

上一条:潘懋元先生做客“名师下午茶”
下一条:探求梦想之路――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记王洪才教授的一期学术沙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