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7日,我院会议室座无虚席,整个会议室被围得“水泄不通”,潘懋元先生、杨广云副院长、别敦荣教授、赵叶珠教授及我院众多硕博生到场参加本周的学术例会。本次例会由史秋衡教授主持,报告分为两场,第一场是王洪才教授、郑若玲教授、乔连全助理教授做关于中德、中日高教论坛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年会汇报,第二场是2008级博士生高燕做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访学汇报。
首先,郑若玲教授做以“高等教育理论创新与学科建设”为主题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年会汇报。郑教授把年会的研讨内容简明地概括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研讨、高等教育研究反思的研讨和其它研讨问题这三个板块来给大家做汇报。在学科建设板块,郑教授重点介绍了王建华教授的《高等教育的三重境界》、张应强教授的《建设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李钧教授的《作为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这三篇论文。在高等教育反思板块,郑教授重点分析了眭依凡教授的《理性捍卫大学: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责任》、胡建华的《高等教育研究如何走向深入》和蔡文伯教授的《西部高等教育研究文本特征》等论文,并用“交锋激烈”四个字总结了研讨会现场的活跃氛围。郑教授还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很多图片,既有关于这次年会的,还有反映新疆自然和人文风光的精美图片,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到了年会现场的盛况,同时对新疆这片神奇的土地产生了无限憧憬。接下来,王洪才教授对郑教授关于年会的汇报做了一些补充后,重点汇报了中德、中日高教论坛的概况。王教授指出在中德与中日论坛中,关于大学教师怎样平衡教学和科研问题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随后,乔连全老师也分享了参加此次年会的感受。最后,潘懋元先生对本场汇报做了总结,他既谈了自己对新疆的感受,又高瞻远瞩地指出了高等教育学存在被边缘化的危机,分析了高等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存在的不利形势,给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提出了警示。
第二场是由2008级博士生高燕做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访学的汇报。她先介绍了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的概况和在访学阶段自己所学的课程,还汇报她在访学期间参与的各种会议和拜访名师的概况,最后用图片向大家展示了她在美国访学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本次学术例会,老师和学生们的参与热情都很高,积极踊跃与做汇报的老师和同学探讨报告中所感兴趣的问题。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学术报告的老师和同学不仅给大家带来了国内和国际最新的学术动态,还带来了他乡异国独特的民俗风情和自然风光,真不愧为一场学术、文化、视觉飨宴。
2011级硕银丽丽供稿
|
|
|
|
上一条:刘海峰教授再论“高考改革向何处去”――在厦门大学2011“中学校长论坛”上的报告
下一条:王洪才教授赴江苏大学参加“第五届大学经营国际论坛”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