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4日至18日,由国际教育发展联盟(The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for Educational Development简称ICED)和瑞典大学教学联盟主办,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斯德哥尔摩大学、乌普萨拉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大学、瑞典农业科学大学、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联合承办的“国际教育发展联盟2014年大会”在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召开。此次共有来自中国5所高校的8位代表(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以及香港理工大学)参加了本届大会。我院范怡红教授和吴薇副教授参加了此次大会并做报告。
本届国际会议的主题为“变化世界中的教育发展”,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630多名专家学者、管理人员及研究生等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报告分为主题演讲、论文报告、工作坊、圆桌讨论和海报展示等多种形式。与会者就教学方法、教育技术、教师发展、教师信念、教学评价、师生关系、教学与科研关系、教学质量保障、教学空间、终身教育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在6月14号的国际教育发展联盟委员会议上,范怡红教授和吴薇副教授作为厦门大学代表受邀作为观察员参加本次委员会会议,了解了国际教育发展联盟委员会的组织形式、运行方式以及当前各国大学教师发展所关注的议题和最新发展动向。范怡红教授等人向委员会会议代表介绍了中国教育发展联盟产生的背景及当前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教师发展的情况。经过各国联盟代表的热烈讨论,国际教育发展联盟委员会会议通过了接受中国教育发展联盟作为国际教育发展联盟成员的意向。
在6月18日上午的正式会议上,国际教育发展联盟主席和范怡红教授等主持了一场关于中国教师发展与教师发展联盟建设的专题工作坊,介绍了中国高校推动教师发展的联盟现状以及我校教学支持中心的建设发展历程,并和来自挪威、瑞典、爱尔兰、英国、美国、斯洛伐克等国家教育发展联盟的代表共同讨论中国教师发展如何利用ICED联盟的经验和资源,并一致认为重中之重是要关注教师发展师的成长,其中瑞典和英国的代表提议要在这个方面进行合作。吴薇副教授在6月18日的论文报告会场上做题为“A Comparative Study on Teachers’ Beliefs among Different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Based on the Survey in Fujian Province,China ”的报告。她们的报告得到了在场专家和学者的好评,帮助他们对中国关于“大学教师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会议期间,范怡红教授和吴薇副教授还与来自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丹麦和德国教师发展联盟的主席进行了交流,以期拓展中外高校教师比较研究的资源。
会后,本次参会的中国代表建议中国教育发展联盟秘书组尽快准备相关内容,形成英文文稿。考虑到英语交际专业能力和对世界各国教师发展背景的熟悉情况,范怡红教授被推选为初期阶段与国际教育发展联盟的联系人,并形成文字报告送秘书处。
供稿人:2012级硕士生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