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7日至20日,第二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我院徐岚副教授获田家炳基金会资助,应邀参加了本次峰会的教师教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
本次峰会的参会人员共有548名,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中国大陆及港澳台等11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本次峰会,参会教师达成了一些普遍共识,例如相关的研究调查应该更多地关心教师的内心世界,如他们的身份、伦理、动机、信仰等,应更多地探索学习的本性,致力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会议传达了四个核心结论:1) 教师教育及教师教育者应该关注一些基本的关于人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技术性问题;2) 领悟学习的本质;3) 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发展;4) 教师教育者也是学习者。
教师教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是此次峰会的重要分论坛之一,以教师教育研究的多领域性为主题,分别就教师质量属性、教师教育体系、教师教育过程、教师学习等主题展开探讨。徐岚副教授在论坛上作了题为“How an excellent teacher be shaped: Taiwan’s experience on faculty development”的报告,分享了自己在台湾地区几所案例大学进行有关大学教师发展之田野调查的研究发现。她认为台湾地区大学在开展教师发展中比中国大陆先行一步,因为背景的类似,其在将来自美国的大学教师发展概念本土化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如何完善行政机构建制、营造组织文化和采用多样性发展策略等。但她同时也提出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例如大学教师发展的目标究竟是提高还是保证基本质量,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应侧重资源服务的提供还是进行院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在推行教师发展活动中应强调自愿还是为保证参与率而采取一些强制措施,以及如何在各校之间平衡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徐岚老师的报告引起了大家对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兴趣,并得到了评论嘉宾Anthony Clarke(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教授)、Lin Goodwin(美国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以及与会者的好评。
(供稿人:陈际航)
|
|
|
|
上一条:江苏省教育厅(考试院)领导来考试研究中心调研考察
下一条:赵叶珠教授应邀参加“教育公平与妇女发展”研讨会并作大会发言
【关闭】
|